台南大學教授林登順鼓勵學生:多來大陸看看 細心感受變化
2020-08-16 15:36:14來源:福州新聞網
對於林登順來說,去年的海青節之旅,至今記憶猶新。
林登順是台灣台南大學教授,去年,作為領隊和團長,他帶領50多名台灣青年學子,來到福州,參加了第七屆海青節系列活動之兩岸學子科舉文化交流體驗營暨第二屆台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
在那場活動中,60名兩岸學生身穿漢服、施行古禮,現身鰲峰書院,共讀《朱子家訓》,了解科舉制度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兩岸文化淵源不可割裂,重走科舉路研習營,讓這一代年輕人切身感受文化一家親。”回憶起當時的活動場景,林登順歷歷在目。他表示,文化是兩岸最好的連結紐帶,他鼓勵學生多來大陸看看,親眼觀、親耳聞、親身行,了解兩岸之間的差異。
來自淡江大學歷史系的小邱就是在活動中不斷加深了對大陸的印象。由於對科舉文化感興趣,加上對大陸的發展感到好奇,小邱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參加了第七屆海青節。
在活動中,主辦方舉辦了模擬“鄉試”及“兩岸學子敬狀元”民俗活動,讓小邱和同學們體驗到了古代學子科舉趕考的氛圍,收獲“金榜題名”的喜悅。
去年是小邱的第二次福州之行,他曾多次到大陸其他城市旅行。他說,每一次大陸之行,都有不一樣的感受。“我感受到福州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創新之城,也看到了福州濃厚的文化底蘊。”小邱說,這讓他意識到,想要真正認識大陸,不能只用耳聽,更需要自己去走走,實際接觸這里的人和物。
收獲的不僅是對福州印象的改變,參加海青節活動,讓小邱對兩岸的就業、生活環境也有了自己的思考。“福州有技術和資源,台灣有創意人才,如果兩者能多交流合作,一定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回到台灣的小邱不忘將自己的感受和同學、朋友分享。“大陸的移動支付、美食美景、對歷史的保護都是我分享的內容。”他說,不少同學聽後都會露出羨慕的表情。不過,小邱說,大陸的真正模樣要自己體會,“因為沒有人能准確告訴你,大陸是什麼樣子的”。(福州日報記者 林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