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榕台農熱議“農林22條措施”: 這是實實在在的利好政策
2021-04-18 18:37:44來源:福州新聞網
3月17日,《關於支持台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農林22條措施”)出台後,在榕台農反響熱烈,他們紛紛表示,這些措施是實實在在的利好政策,出台意義重大、鼓舞干勁,提振了台農在榕發展信心。
“農林22條措施”圍繞台胞台企在農業林業領域發展涉及的農地林地使用、融資便利和資金支持、投資經營、研發創新、開拓內銷市場等方面提出具體支持措施,進一步保障台胞台企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支持台胞台企參與大陸農業林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福清台灣農民創業園內,一個個紅彤彤的草莓鮮嫩欲滴,清香撲鼻而來,盡管是工作日,仍有不少人驅車前來采摘草莓。台胞劉元楷在福清台灣農民創業園創業8年,他告訴記者,看到國台辦等部門聯合出台的“農林22條措施”後,對發展農林業更有信心了。“措施里關於用地和引進新品種方面的政策是我最為關注的。比如,在同等條件下,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到期後可優先繼續租賃,對我們租賃果林經營的人來說,是很大的保障。”
目前,劉元楷的農場里有幾十畝的水果大棚和近三百畝的果林,主要培育鳳梨、草莓、桑葚等水果,並經營水果采摘游業務。作為在榕創業多年的台胞,他深知創業不易。“我也是一步步慢慢摸索發展的,早期引進台灣品種到大陸培育需要經過較為復雜的申請手續,時間成本太高。”劉元楷說,“農林22條措施”中,“鼓勵台資企業申請植物新品種權”能讓台農引進更多的優良品種在大陸進行培育。
不久前,劉元楷剛獲得新品種補貼和農業設施補助,對於未來發展,他信心滿滿:“有了政策保障後,我可以把地擴得更大,經營范圍做得更廣。”
“在福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台灣同胞和台資企業可納入‘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證書’和台企台胞征信查詢應用范圍,鼓勵金融機構為其提高審貸、擔保與再擔保效率。”在閩侯朝陽農場,台胞馬基莊看著手機屏幕里的“農林22條措施”,逐字逐句地讀了出來。
馬基莊來榕13年了,經營著占地800余畝的農場,發展資金短缺、融資難一直是農場發展的瓶頸。他告訴記者,“農林22條措施”出台,在台胞中引起很大的反響,特別是關於征信、融資貸款等部分的討論。“這些措施對我們在榕發展將起到很大的正向作用,擴大了台農、台企的融資渠道,也讓我們切實感受到國家提出的‘同等待遇’落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馬基莊說。
在馬基莊等一眾台農看來,“農林22條措施”為台農在大陸發展農林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政策利好。事實上,在破解台胞融資瓶頸問題上,福州市始終先行先試服務台企台胞。今年1月,市台港澳辦聯合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和多家銀行召開“榕台金融合作座談會”。會上指出,福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將籌劃推行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證書,督促引導相關金融機構將國家有關惠台政策進一步落到實處,為台商台胞提供同等待遇的金融服務。(福州日報記者 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