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致力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城市
2014-08-06 12:42:24來源:福州新聞網
福州港一派繁忙景象
千百年來,福州成為中國與東洋、南洋各地交往的著名港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福州地處臺灣海峽的西岸、太平洋西岸的中點,今後要建成海峽西岸繁榮帶的重要經濟生長區和現代化城市。
——摘自習近平1995年9月20日接受《人民中國》記者採訪講話提綱
泱泱“海絲”,千年流轉不息,跨越浩瀚大海,把中國與世界連線起來,一路播撒文明,傳播和平。
循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印記,福州開海興城、以海強市,經略海洋由來已久。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福州成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沿海港口城市,上世紀90年代建設“海上福州”的戰略構想,率先發出“向海進軍”的宣言。
斗轉星移,步入新世紀,沉寂千年的古絲路,再度為世人矚目。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出訪東盟國家時,高瞻遠矚地提出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去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這,是中國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大手筆、大戰略和大布局,是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夢想對接起來的大願景。
國家之戰略,福州之機遇。對福州而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一個全新的征途,更是一個難得的機遇。當前,福州正傳承弘揚“3820”工程戰略精髓,全力推進福州新區開放開發,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開啟“海上福州”、“藍色矽谷”建設的新航程。
面對新絲路,新夢想,福州以實際行動鏗鏘應答: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服務國家發展大局,著力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城市!
海上福州新區崛起
“海絲”之路,是開放之路,也是夢想之路。
福州伴海而生,因海而興。上世紀90年代初,市委、市政府科學制定了“3820”工程,謀劃提出了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戰略佈局,並提出了建設“海上福州”的戰略構想。
一張藍圖繪到底!20多年來,歷屆市委、市政府傳承弘“3820”工程戰略精髓,持續推動了城市東擴南進、沿江向海發展,實現了省會福州由濱江型城市向濱海型城市跨越。
去年8月,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全力推進福州新區開放開發、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重大部署。福州新區規劃範圍主體為福州沿海、沿江重點發展區域,涵蓋從江陰半島到羅源灣的福州沿江沿海開發地帶。當前,福州正在舉全市之力,把福州新區打造成為承接歷史機遇的戰略平臺、跨越趕超的戰略支點,成為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先行區、核心區、示範區。
新區建設,基礎先行。今年,福州濱海大通道將完成全線前期工作並全面動建。這條大通道全長276.7公里,總投資逾236億元,建成後將串聯福州沿海深水外港、工業園區、濱海開發區和新興城鎮群的重要交通幹道,打造福州向海發展“大動脈”。
與此同時,繼三環路之後,福州東繞城高速、東部快速通道今年內有望動工,計劃2016年竣工。東繞城高速將連通連江、琅岐、長樂、閩侯等地,福州“四環”路呼之欲出。
閩江明珠——琅岐島也納入城市的懷抱。去年10月,琅岐閩江大橋建成通車。如今,琅岐島的環島路建設在如火如荼進行,3年後可實現全線通車。屆時,琅岐到福州市區僅需20分鐘。
這些年,福州南北“兩翼”正不斷積蓄強大勢能,以大港口支撐大產業,向高階製造、重化工業的聚集地進發,“兩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半壁江山。藍色夢想踏浪前行,福州新區強勢崛起,正不斷賦予建設“海上福州”新的內涵。
構築樞紐聯通世界
翻開全球航線網路版圖,浩瀚的海洋上,福州是如此奪目——地處臺灣海峽的西岸、太平洋西岸的中點,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心,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具有打造海上絲綢之路航運樞紐得天獨厚的區域條件。
建港興城,港以城興,福州自古以來便是通達世界的大港。上世紀90年代,福州踏出了從河港向海港躍進的步伐。如今,福州港已是我國沿海主要港口,截至目前,共有碼頭162個,航線通達美西、西非、南非、歐洲等40餘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我省最為繁忙的港口之一。因為港口,福州已從昔日全國鐵路網的“神經末梢”,一躍推升為東南沿海的鐵路中心樞紐。
除了海港,空港也為福州打造“海絲”戰略樞紐城市提供強大的支援。目前,福州長樂機場第二輪擴能改造已啟動,有望於明年底全部完成。屆時,該機場將具備年旅客吞吐量2000萬人次以上的保障能力。此外,福州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正在抓緊籌建,有望在今年10月1日開航。很快,冠有“福州”名字的飛機將在藍天翱翔,飛向世界各地。
建設“海絲”之路,經貿是核心之一,其中與東盟的經貿往來更是重中之重。在與東盟的經貿往來上,福州有著比其他城市更多的經貿基礎和合作空間。近年來,福州加強與東盟、中東、非洲等“海絲”沿線地區的經貿合作。去年,福州與東盟貿易往來達42.46億美元。東盟已成為福州第三大外貿夥伴。
福州對臺區位優勢凸顯,榕臺經貿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共同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經貿往來搭建了快捷通道。
隨著海、陸、空、鐵聯運的立體交通體系的不斷完善提升,福州正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打造成聯接東盟、臺灣和內陸的國際樞紐。
揚帆絲路跨越發展
經略海洋,福州再搶先機。在新絲路上,福州已率先向著波瀾壯闊的海洋開啟全新的航程,全力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城市。
第十六屆海交會上,福州成功舉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市長(高峰)論壇。論壇上,來自國內外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和社會各界知名專家學者共計54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解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互聯互通與合作共贏。
5月18日,福州市政府與國開行福建分行、中非發展基金簽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基金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共同籌建預計總規模100億元的海上絲綢之路基金,以此支援我市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城市。
當天,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平臺正式揭牌,籌建中的東盟海產品交易所也同期展開試運營。這是我國首個面向境外開展業務的海產品交易所。此外,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平臺的另一個專案——東盟漁業產業園目前也已透過審批。未來,該園將成為產業鏈完善的國際漁業產業高地。
7月4日,搭載“蛟龍”號的“向陽紅09”號船從馬尾港起航,奔赴西北太平洋執行科考任務。未來,“蛟龍”號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擬落戶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產業園。“龍巢”落戶的閩臺(福州)藍色經濟產業園於2012年啟動建設,將承接臺灣高階臨港工業和海洋新興產業,預計到2020年,園區產業增加值達420億元以上。
當前,福州市正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決策部署要求,著力穩中求進,致力改革創新,努力擔當盡責,全力跨越趕超。這樣的發展態勢,也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產業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今後,福州將探索與東盟國家合作建立臨港經貿合作示範園區,並積極引導對東盟國家開展投資活動,不斷深化雙方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續寫開放之路的新輝煌。
新夢想,新未來。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福州有責任傳承偉大的絲綢之路精神,有義務承擔時代賦予的重任。我們有理由期待,千年古港、“海絲”門戶——福州將為海上絲綢之路譜寫更加絢麗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