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貿試驗區首家再製造產業企業投產
2015-08-03 13:08:37來源:福州日報
生產線上工人正在加工一臺再製造影印機。
福州新聞網7月2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陳敏靈 文/攝 通訊員 林穎 許琳晶) 一臺廢舊的影印機,被拆分成各類零件後,也就結束了它的“生命”。這是目前大多數報廢影印機的歸宿,在馬尾,它卻可以被賦予第二次“生命”。
昨日,東北理光(福州)印刷裝置有限公司舉行復印機再製造專案投產儀式,來自日本的16臺舊工程影印機完成再造流程,並交付給客戶。這標誌著東北理光(福州)公司成為福建自貿試驗區首家再製造產業企業,而該專案也成為全國首個影印機再製造專案。
再製造是讓舊的機器裝置重新煥發生命活力的過程。“它並不等於翻新,更不是二手貨。”在昨日的投產儀式上,東北理光(福州)公司副總經理鈴木輝行介紹,早在10年前,日本再製造產業就已經興起,當時企業便提出,希望也能在中國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把從市場回收的影印機進行再製造,以低成本再次供給市場。
2013年,東北理光(福州)公司再次向福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提出希望建立“再製造生產線”,這一提議得到了支援和幫助。
馬尾區經信局局長何傑見證了這條新生產線從無到有的過程。他回顧說,10年前,當東北理光(福州)公司提出要做再生機時,區裡就十分感興趣,因為這在當時是一個新概念。近兩年,東北理光(福州)公司將大部分生產新機的業務轉移到深圳廠,因此,福州廠開始加速尋找新專案完成“轉型”。
“當企業再次提出要建立再生機生產線時,大家其實都有所擔心。因為在普遍認識中,再生機的原料被認為是‘洋垃圾’。環保是否達標?福建省可還從未有過類似的生產線和產品。”何傑說起當時區裡的顧慮。不過,聽說南京有一家機械企業從事再生機生產後,區經信局相關領導便與福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員一道專程跑去南京“取經”。
“這一趟回來後,大家心裡都有了底,再生機的來源機原來是要經過嚴格甄選的,大多是一些使用了一定年限的、未報廢的影印機,而且再生機要經過嚴格檢測,只有達到與新產品同樣的質量才能出廠。”隨後,原本需要至少3個月至半年的報批手續,最終僅用2個月便審批下來,大大出乎企業意料。
據瞭解,今年東北理光(福州)公司的生產目標是2000臺,明年預計達到19500臺,今後還將從歐美國家進口舊機電產品,推進公司再製造業發展。
【延伸閱讀】
廢舊影印機
如何“再製造”?
東北理光(福州)公司目前回收的廢舊影印機均來源於日本,在出口和進口前雙方各自會實施品質檢查,只接受可再生的機器。一臺廢舊影印機被送到馬尾後,首先會進行初步檢查,隨後分解、清潔,然後根據每臺影印機損壞程度,進行主要部件的更換和程序升級,最終進行組裝和品質檢驗。
在馬尾被賦予新生命的再生影印機的操作面板能夠使用漢語,按中國模式進行出廠除錯,並配備標準變壓器。每臺再製造的機器都有一個類似“幸運草”的再生識別標誌,為的是與新機區分開來。新機的製品壽命為900萬張以上,再生複合機的製品壽命在450萬張以上,但價格僅是原價格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