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八屆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

兩岸建構情,皆聚一“亭”中——“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側記

2021-08-05 17:01:09來源:東南衛視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

  九百多年前的女詞人李清照,在黃昏的酒興中,寥寥幾字便勾勒出了“亭”的精巧幽靜和光影翩然。亭, 從古至今,恰是多少文人雅士詩酒唱和之處,諸如《蘭亭序》這樣的書法名篇,更將“亭”的風雅定格在了中國人的古典記憶里。

  “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這是東漢時期探求事物名源的佳作《釋名》對於“亭”的字義訓解。是的, “亭”在古代正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路亭,涼亭,驛亭,觀景亭,作用不同,建造位置不同。後來“亭”更多被運用到園林中,便成為中國古代園林中最具畫龍點睛的建築景觀,它總設在風景最佳處和視線交接處,“休憩”與“觀景”兩大功能也合二為一。將時間拉回到二十一世紀,在公園綠地越來越多,城市宜居性和舒適性不斷提升的今天, “亭”的魅力依然不減, 如何在城市一隅創造性地構建一個“休憩”“觀景”“娛樂”兼備的亭子,這便是2021年“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給兩岸青年學生提出的考核命題。

兩岸建構情,皆聚一“亭”中——“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側記

  具備休憩和觀賞功能的亭子是如今眾多城市公園里不可或缺的風景(攝影 梧桐子)

  一年一屆的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創辦於2014年,八年的持續舉辦令這項賽事已成為海峽兩岸知名的品牌活動。一批又一批學習建築專業的兩岸學子以參加這項比賽為榮,大賽不僅激發了學子們的才華,也見證了他們的成長。本屆大賽以【構亭】為主題,於2021年5月開始啟動,大賽以“亭”為創作目標,以“構”為考核核心,要求參賽隊伍利用可重復再利用的環保材料(鋼構、木構和玻璃)構建一個可供人們休息娛樂的亭子, 鼓勵造型創新的同時,也對作品結構穩定性和功能舒適性提出了高要求。賽事主辦方在大賽後將選取【構亭】中的獲獎作品,經結構師確認與優化後,建成城市景觀、鄉村景觀或校園景觀。最終,有12所海峽兩岸的高校入圍“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分別是大陸的福州大學、東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 沈陽建築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華僑大學、安徽建築大學和台灣的成功大學、台北科技大學、銘傳大學。

  8月3日上午, “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總決賽在福州拉開了帷幕, 12支高校參賽隊終於可以一展過去三月間的勞動成果,從創意構思到設計圖紙,再到實體構築物,海峽兩岸的青年學子們在這個燃情似火的八月,一如既往地書寫著他們對於建築學的熱愛。

兩岸建構情,皆聚一“亭”中——“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側記

  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 本次總決賽除了將各支參賽隊伍的實物搭建過程安排在各自學校進行之外, 還首次采取了“主會場+直播間+遠程視頻連線”的路演方式,對12所參賽高校的參賽作品進行審議和評定,堪稱一次特別的“數字化建構大賽”。賽事承辦方將雲端路演主會場設在中建海峽總部,分會場則是騰訊會議的雲會議平台。評委們通過視頻連線對參賽作品進行集中評審,12所參賽高校則通過各分會場設置的異地直播間和遠程視頻的方式展示比拼,各顯神通。

兩岸建構情,皆聚一“亭”中——“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側記

  在總決賽最核心的作品競爭力呈現環節,12所參賽高校各有10分鍾的“雲展示”時間,其中的5分鍾為“PPT匯報時段”,每支參賽隊各派一位代表通過PPT介紹各自參賽作品的設計理念、特點和創新之處,並且雲展示參賽作品的小模型圖;另外的5分鍾則是“答辯時段”, 各支參賽隊伍線上回答評委提出的相關問題。在這之後,評委們針對每支參賽隊的PPT匯報和模型呈現進行簡要點評,並打出相應的得分。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加盟決賽的台灣評委無法前來大陸,12支參賽隊的建構作品模型均以照片的形式在線播放以供台灣評委評選打分,而大陸評委則可在決賽現場結合各個實體小模型進行最終的評選。

兩岸建構情,皆聚一“亭”中——“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側記

  通過雲端路演,隔空交鋒,本次大賽總決賽最終評選出了金獎、銀獎和銅獎共7支高校隊伍。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金獎被中國礦業大學的作品《荷築》摘得。太原理工大學的《織蔭》和銘傳大學的《屋頂樹梢間》獲得銀獎,沈陽建築大學的《鏡 ·亭》、內蒙古工業大學的《折光穿梁》、福州大學的《隱亭》、台北科技大學的《氵·木》獲得銅獎。獲獎作品呈現出的創意格調與充溢其中的人文關懷,都令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彰顯出了獨特的青春活力和創造擔當。例如太原理工大學的《織蔭》, 疏密有致的弧線紋理打破了亭子頂部圍合的傳統,集中開敞的空間為人們的交往、孩童的游戲提供了光線和空間都很充足的場所。銘傳大學《屋頂樹梢間》,則為人們在中庭營造了一個談天說地的寧靜空間,視覺層次感和行動空間感皆是可圈可點。

兩岸建構情,皆聚一“亭”中——“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側記

  銀獎作品——太原理工大學《織蔭》

兩岸建構情,皆聚一“亭”中——“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側記

  銀獎作品——銘傳大學《屋頂樹梢間》

  而摘得金獎的中國礦業大學的作品《荷築》,在決賽主會場擔任評委的福州大學建築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關瑞明更是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既有動態感,又有整體性,“構”的力學邏輯和“亭”的造型美感皆而有之,如何能把控“構”與“亭”的平衡又不失建築整體的醒目,這個作品方案是解答最好的。

兩岸建構情,皆聚一“亭”中——“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側記

  金獎作品——中國礦業大學《荷築》

兩岸建構情,皆聚一“亭”中——“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側記

  擔任決賽評委的福州大學建築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關瑞明在決賽主會場對參賽作品發表自己的見解

  綜合看來,疫情當前,本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的舉辦更顯“不同尋常”,對於活躍兩岸建築學術氛圍, 提升兩岸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連續八年冠名贊助該項賽事,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向武接受福建廣電衛視中心記者采訪時,就真心表達了所有中建海峽人的期許:舉辦這項賽事,也是中建海峽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兩岸建築學子辦實事的重要實踐,希望大家通過比賽收獲成長、增進友誼,共同助力兩岸建築行業發展和人才交流。

兩岸建構情,皆聚一“亭”中——“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側記

  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向武接受福建廣電集團衛視中心記者的采訪

  而賽事的承辦方——福州大學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也是始終懷揣“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理念,年年傳承,年年盡力,為這項賽事提供了八年的志願服務。福州大學志願者負責人馮湉婧對此感觸頗深,因為受新冠疫情影響,志願者們今年主要是通過網絡與參賽隊伍進行對接並答疑解惑,這其中最難的便是參賽隊伍寄來小模型的修復工作,好在最後大家都圓滿完成了任務。

  八年建構賽,八載海峽情,海峽兩岸的大學生們通過實體建構大賽,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不僅提升了建構專業知識,而且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越來越多的參賽學子成長為了兩岸建築行業的翹楚力量。

兩岸建構情,皆聚一“亭”中——“中建海峽杯”第八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側記

  福州大學代表隊在本校內搭建參賽作品《隱亭》

  作為第九屆海峽青年節兩岸青年交流成果展的內容之一,第八屆建構大賽的總決賽成果最終將在8月中旬海峽兩岸青年節期間進行集中展示,屆時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