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集中活動 >> 黃巷 · 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周

黃巷,榕台情更濃

2021-11-01 15:09:56來源:福建日報

10月28日,作為第九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一,“黃巷·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周”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辦。黃巷被打造成“遇見台灣”一條街,從早到晚都上演著精彩豐富的節目,讓人們感受到濃濃的榕台情。

文化交流周期間,每晚7時許,華燈初上的黃巷燈火璀璨、人頭攢動,“嗨動青春LIVE秀”准時上演。台灣青年張家豪與自己的幾位好友,在舞台上用活潑、熱情的音樂,引起了兩岸青年的共鳴。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海青節,沒想到能登台演出,還獲得這麼熱烈的掌聲,真是太開心了!”兩個月前,在台灣生活了20多年的音樂人張家豪來到福州,並且在延安中學成為一名音樂老師。機緣巧合下,他與幾位兩岸音樂人組成了一個樂隊,並受邀在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周上進行音樂交流。

在張家豪看來,音樂是兩岸青年共同的語言,而在福州三坊七巷這樣古色古香的環境里演唱現代歌曲,更有一種古今融合、閩台融合的感覺。“希望以海青節為平台,可以認識更多喜愛音樂的朋友,共同創作、演唱屬於兩岸青年的歌曲。”張家豪說。

除了現代元素,戲曲、漆藝、古琴等傳統技藝也輪番上場,向大眾展現了非遺文化的別樣韻味。台灣漆藝藝術家黃守堃受邀在黃巷內舉辦了一場漆藝技藝教學活動。

“打磨拋光是大漆技藝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需要大家靜下心來反復練習。”10月29日一早,在黃巷的活動現場,黃守堃手拿砂紙,向前來學習漆藝技藝的民眾傳授打磨拋光的技巧。

2016年,黃守堃第一次來到福州,發現這里“漆藝的品種、材料、技法比台灣多太多了”,扶持台胞創業的政策也十分給力。於是,隔年他便毅然來榕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這幾年,黃守堃嘗試將漆藝藝術與德化陶瓷、茶器等物件相結合,創作出了不少別具風格的漆藝作品。

“福州是漆都,在這里我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漆藝技藝,也認識了不少愛好漆藝的大陸朋友。大家相互交流學習切磋,共同傳承弘揚非遺技藝,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黃守堃說。

“雖然生在福州、長在福州,但這是我第一次來體驗漆藝技藝,不僅感受到了非遺文化的魅力,也被兩岸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染。”一個福州姑娘說。

走出體驗教室,漫步黃巷,記者發現阿里山、西門町、九份老街等台灣元素光影牆格外引人注目,成了游客們的打卡地;街道兩旁擺滿了牛角梳、手作掛飾、書畫作品等兩岸文創商品,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不一會,踏著嗨翻的搖滾樂,電音三太子閃亮登場,將現場的氣氛烘托得更歡快。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周,黃巷里榕台情更濃……(記者 吳洪 全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