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兩岸交流 >> 海青故事

台灣人在媽祖故鄉

2022-01-13 16:57:42來源:福建日報

  作為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湄洲島一直被台灣媽祖敬仰者視為心靈原鄉,因此在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莆田市委書記付朝陽在湄洲島調研時曾表示,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發揮媽祖文化優勢,持續做好“通”“惠”“情”文章。

  近年來,湄洲島依托媽祖文化、濱海旅游等特色優勢,主動推動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出台多項惠台人才政策,積極打造兩岸融合創新創業熱土,吸引越來越多的台灣人才在湄洲島打拼、逐夢。

  “這里的政策、環境都很吸引人”

  台灣青年蘇奕儒和伙伴經營的讀旅·兩岸藝術民宿位於湄洲島東南端,位置較為偏遠,附近沒有公共自行車租賃點。湄洲派出所民警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後,便與公共自行車租賃企業對接,讀旅民宿附近很快就增設了公共自行車站點。

  湄洲島不僅有媽祖祖廟,景色秀麗,也是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5A級旅游景區。2019年,蘇奕儒來到湄洲島開辦民宿。他經常向台灣的親朋好友推介湄洲島:“這里的政策、環境都很吸引人,我很看好湄洲島的投資前景。”

  近年來,湄洲島以媽祖文化為紐帶,持續舉辦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海峽兩岸沙灘音樂季、閩台美食節、海峽兩岸媽祖文創設計大賽、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等活動,搭建湄台文化、旅游、經貿、文創等方面人才交流平台。目前,湄洲島已成為大陸吸引台胞密集的地區,並被批准設立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上月,在湄洲島舉辦的第十三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上,多位在湄洲島創業的台胞獲頒金融信用證書。今後,他們將在帳戶開立、資金結算、授信額度等方面,享受更加便利化、特色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湄洲島台港澳辦主任吳毅人說,湄洲島制定出台《構建兩岸同胞幸福家園實施方案》,賦予來湄台胞“島民待遇”、駐島台企“陸企待遇”,引導、扶持台胞台企參與湄洲島文旅產業鏈搭建和旅游要素補充,釋放出對台文旅業態招商的強大吸引力。湄洲島還優化營商環境,建立“一事一議”機制,量身定制暖心政策措施,逐步實現台胞台企入島免門票、創業零成本、資格能采認、居住可領證,讓他們想進來、留得住、過得好。

  湄洲島已與金門縣簽訂旅游合作框架協議,與台灣地區10個縣市宮廟代表簽訂文化旅游合作協議;加快建設鵝尾日落時光、印巷媽祖廣場、兩岸文創部落、兩岸高校研學創業基地等產業聚合平台項目。目前,湄洲島注冊台資企業、個體戶達36家。

  “把台灣民宿的經營理念分享給大家”

  2018年底,來自高雄的鄭雅萍在湄洲媽祖祖廟山門旁開設馬蹄鐵餐飲吧,成為島上首家台資餐飲企業。餐廳融兩岸特色美食於一體,成為島上青年聚會的生活藝文空間。2021年4月,湄洲島在蓮池澳沙灘打造台灣美食一條街,鄭雅萍發動台灣的親朋好友參與招商,目前已有10多家台灣美食業態入駐。她還將台灣新型農業技術引入島上大棚蔬菜培育項目,開辟農戶增收致富新渠道。

  作為虔誠媽祖敬仰者的鄭雅萍積極投身湄洲島的慈善公益事業。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她第一時間在台灣籌集一批醫用防護服、額溫槍等物資,捐獻給湄洲島。去年9月,莆田新一輪疫情發生,她與島上其他台商自發為醫務人員、民警、志願者等送去愛心餐,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2019年,曾在平潭北港村打造“網紅民宿”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的台灣青年設計師林智遠,攜團隊來到湄洲島布局民宿產業。“台灣民宿業發展較早,我們希望把台灣民宿的經營理念分享給大家。”他說,他們將持續探索“民宿運營+台創基地”為導向的鄉村產業振興之路。

  媽祖平安里景區又稱媽祖文化影視園,是大型神話電視劇《媽祖》的拍攝基地,這里有宋代漁村古堡建築群、龍宮、海洋館、望海台等。去年,湄洲島引進台商黃啟川團隊打造平安里“台灣村”。目前,野菊村咖啡餐廳、媽祖文創館、旺春風台灣伴手禮中心、沙灘初見飲品等已改造完成並開始營業。

  2020年以來,湄洲島管委會積極引導和支持台胞台企參與社區治理和鄉村振興,邀請清華大學、金門大學等5所兩岸高校聯合參與湄洲島古村落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的規劃設計,著力打造一批充滿台灣居住地元素、對標台灣居住地環境的台灣街區和村落。同時,與平潭上新設計有限公司簽約引進台灣規劃團隊,參與下山村及後巷村的湄台鄉建鄉創項目,打造湄台鄉建鄉創樣本;推動湄洲鎮對接聯系台中大甲區,吸取台灣基層社區管理經驗。

  “為湄洲島旅游業的發展發揮參謀作用”

  去年4月底,台灣澎湖“90後”青年柳政鴻創辦的世界螃蟹館在湄洲島開館,這里展示了300多個品種、上千個螃蟹等甲殼類生物標本。湄洲島旅服公司聘任他擔任公司文創顧問。柳政鴻說,他希望通過提供文創產品營銷策略,為湄洲島旅游業的發展發揮參謀作用。

  近年來,湄洲島拓展建立服務產業聯盟,鼓勵企事業單位通過購買服務方式,短期引進台灣專家學者、技術人才,采取顧問指導、合作招商、“候鳥式”聘任、聯合攻關等方式,吸引台灣人才來湄洲島開展科技講座、項目合作、技術咨詢等短期服務。

  兩岸一家親,未來在青年。湄洲島不斷強化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省台灣青年體驗式交流中心、港澳台青少年游學基地等平台支撐作用,積極培育閩台研學旅游業態,以兩岸青年交流融合為切入點,吸引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前來研學旅行。

  去年,湄洲島先後舉辦湄洲講堂“兩岸話文創·共襄媽祖情”交流、“中華媽祖情·兩岸一家親”台灣人才參訪交流、閩台青年媽祖信俗研學體驗營等活動,引導台灣人才共同實施媽祖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構建媽祖文化傳承傳播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湄洲島管委會還與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成立校地融合創新基地,重點圍繞保護生態環境、弘揚媽祖文化、發展文旅產業、探索兩岸融合等4個方面,發揮高校人才資源優勢,實施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培養產業人才、深化閩台大學生文化交流等8項服務行動計劃,實現合作共贏。

  湄洲島黨工委組織部負責人表示,湄洲島將牢固樹立“對台+”“+對台”工作理念,持續深化“機制、文化、生態、產業、社區、創新”六個融合,讓更多台灣人才積極參與湄洲島的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