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蝴蝶蘭 花香飄四海
2022-03-02 17:20:05來源:福建日報
張唐維(左)在查看蝴蝶蘭長勢。記者 吳洪 攝
钜寶公司員工通過直播帶貨銷售蝴蝶蘭。記者 吳洪 攝
蝴蝶入蘭間,春濃舞翩躚。眼下正是蝴蝶蘭的花季,在“蝴蝶蘭品種之都”漳浦處處可見一株株奼紫嫣紅、千嬌百媚的蝴蝶蘭。漳浦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也是台商主要投資區之一。近年來,一批台資蝴蝶蘭生產企業在漳浦台創園集聚,既實現了快速發展,也帶動當地形成一條完整的蝴蝶蘭產業鏈。
科技助力 新品迭出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位於漳浦台創園的台企钜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钜寶”)迎來蝴蝶蘭種苗銷售旺季,手握600萬株種苗訂單,董事長黃瑞寶笑得合不攏嘴。
“年前我們的蝴蝶蘭花銷售了8萬株,節後又有不少客商前來訂購蝴蝶蘭種苗。美麗經濟帶來美麗心情,接下來我們要努力研發出更多蝴蝶蘭新品,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黃瑞寶說。
在漳浦,黃瑞寶被稱為“蘭花先生”。2007年,他的公司落戶漳浦台創園,主攻蝴蝶蘭新品的研發與創新。“從授粉、育種、篩種、組培到最後推向市場,新品的研發培育需要3至6年的時間。”黃瑞寶介紹,公司每年的研發費用就達二三百萬元。此外,公司還積極與大陸高校、企業合作,他們參與的“蝴蝶蘭保育和種質創新技術”項目榮獲全國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截至目前,钜寶已培育出3000多個蝴蝶蘭品種,其中1000多個品種投入量產,是大陸最大的蝴蝶蘭種苗研發企業,產品主要銷往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大陸各大城市。近兩年,公司研發的“青梅竹馬”“恭喜發財”“米歇爾”等蝴蝶蘭新品在市場上頗受歡迎,每年可為企業帶來上百萬元的收入。
在黃瑞寶看來,钜寶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大陸出台的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以及漳浦台創園的貼心服務。“比如,‘農林22條措施’帶來了融資便利和資金支持,在研發創新、開拓內銷市場等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黃瑞寶說,為了支持企業科研創新,漳浦台創園工作人員多次協調落實保障農業設施用地,同時為公司申請項目補助資金,钜寶蝴蝶蘭研發組培中心才能順利投產。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钜寶的發展,帶動了周邊農民種植蝴蝶蘭的積極性,還吸引了兩岸業者到漳浦投資。截至目前,在漳浦台創園內,兩岸蝴蝶蘭生產企業約有30家,其中台企占四分之一,帶動約500人就業,年產蝴蝶蘭種苗5000萬株。
政策給力 信心十足
“溫度26.4、濕度72.4、光照3.5……”走進漳州大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唐”)的蝴蝶蘭溫室大棚,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長串監測數據,一盆盆蝴蝶蘭種苗在這里接受自動化的生態調節,長勢喜人。
與钜寶主攻新品研發、育種組培不同,大唐創辦人、台農張唐維將自己的目光鎖定在小苗、中苗、大苗的生產上。2001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的張唐維,看好漳浦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把事業和生活的重心轉移到了漳浦。2006年,漳浦台創園設立,大唐成為第一家蝴蝶蘭培育企業。
“在這里,我們主要享受到了四大優惠政策,因此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投入項目生產。”張唐維掰著手指向記者介紹,首先,土地經營權、農業設施可以抵押貸款,解決了融資難的問題;其次,園區給予貼息貸款,貼息率高達95%;第三,涉農的台資企業享有電費七折優惠;此外,園區還對台農、台企投入的固定資產給予30%~50%的資金補助。
好政策四兩撥千斤。據統計,去年漳浦台創園為台農、台企爭取項目補助資金1060萬元,辦理電費優惠約700萬元,貸款貼息293萬元。這也激發了台農、台企發展的動力。截至去年底,園區內花卉種植企業年產值達2.3億元,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針對農業項目投入大、周期長、缺乏抵押物等特點,去年漳浦台創園又與廈門銀行合作推出了無抵押貸款。由廈門銀行為台創園申請授信專案,讓符合條件的台農、台企無需抵押即可貸款,並且將貸款周期延長至5年。
“今年我們通過廈門銀行獲得了300萬元的無抵押貸款,再加上園區提供的貼息,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好好干了。”張唐維介紹,2018年,公司在台創園建起5000平方米的蝴蝶蘭溫室大棚;2019年,擴建了3000平方米溫室大棚;2020年以來,公司又增資擴種30萬苗蝴蝶蘭,生意越做越紅火。“有了這筆貸款,今年我計劃再承包20畝土地,繼續擴大栽培規模。”
好政策讓漳浦台創園的磁吸效應愈加明顯,落戶台創園的兩岸蝴蝶蘭生產企業的分工也更加細致,逐漸形成了一條育種、組培、種植、開花的上中下游產業鏈。
張唐維介紹,從钜寶等育種企業引進蝴蝶蘭新品後,公司會采用控溫、控濕、克隆、瓶栽等現代化栽培技術,把以前少見的各種蝴蝶蘭魔術般地培育出來,去年公司的產值達800多萬元。
整合資源 前景可期
這幾天,“80後”台青林昇翰時常去拜訪黃瑞寶、張唐維,向他們請教蝴蝶蘭的種植經驗,也談談自己的困惑。
林昇翰原本在钜寶從事蝴蝶蘭的種養與銷售,由於消費者對種養蝴蝶蘭需求日益旺盛,黃瑞寶便鼓勵他出來創業。於是,林昇翰在漳浦台創園內承包了20畝地,搭建起86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從事種苗生產。
不過,在經營中林昇翰發現,漳浦蝴蝶蘭產業基本集中於第一產業,各大企業在生產環節分工細致,但在產品銷售方面基本是各自為政,而二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
“是不是可以整合大家的力量,讓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於林昇翰的困惑,黃瑞寶也在摸索。他鼓勵钜寶的年輕人加入直播行列,通過直播方式銷售蘭花。除此之外,黃瑞寶也計劃開辦蘭花科普基地,讓消費者近距離體驗種養蝴蝶蘭的樂趣。
為了漳浦蝴蝶蘭產業更長遠的發展,2020年,漳浦台創園啟動了閩台蘭花產業園建設項目,擬投資1億元人民幣,整合園區內蝴蝶蘭生產企業資源,建設8萬平方米的溫室、1000米長的特色蘭花街,打造一個集育種研發、生產銷售、金融服務、物流配套、旅游觀光、科普教育為一體的蘭花綜合性園區。
“目前,道路、排水、園區綠化、水電配套等基礎設施建設正在有序進行。我們相信通過築巢引鳳,會吸引更多兩岸業者到漳浦台創園投資興業,進一步打響漳浦蝴蝶蘭的品牌知名度。”漳浦台創園管委會主任林建國說。
前行不輟,未來可期。對於跟隨漳浦台創園一路成長的新老台農來說,這無疑是承載著又一個希望和夢想的開始。
(記者 吳洪 王鳳山 通訊員 柯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