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兩岸交流 >> 交流交往

漳台青年同唱公益歌曲 致敬戰疫“逆行者”

2022-04-05 14:51:47來源:東南網

  “不論這個夜有多麼漫長,只要堅持就有日光……”日前,漳台兩地青年共同演唱原創抗疫公益歌曲《城市亮光》,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致敬。

  今年3月份以來,福建疫情形勢嚴峻,無數白衣戰士、社區工作者、志願者、普通市民...逆行而上。經過近一個月的奮戰,如今漳州疫情防控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零新增,多地陸續解封,從中風險降為低風險地區....一個個好消息的背後,是無數人默默的付出和努力。

  這首公益歌曲由閩南師范大學台籍教師李姿瑩作詞,閩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張琨琨作曲,漳台兩地青年共同演唱,由東南網、閩南師范大學、漳州團市委聯合出品。從策劃、創作至演唱,均由兩岸的工作團隊共同完成,是海峽兩岸同胞在抗疫工作與文化情感上深度融合的生動體現。

  ”這首歌曲的靈感來自團結一致共同抗疫、默默付出的每一個普通人。”曲作者張琨琨介紹該曲的創作理念時說道,“疫情面前,全民團結堅守的力量正是城市的亮光,讓大家在困境中彼此溫暖、砥礪,最終等來‘疫’消雲散,你我都是照亮城市的那束光。”

  漳州是台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漳台兩地語言相通、習俗相近。張琨琨介紹,《城市亮光》在普通話的基礎上,還特別結合了一段兩岸閩南人通用的閩南語。“閩南語也是兩岸最熟悉的語言,體現了福建人團結一心的精神,也代表著兩岸同心團結抗疫。”

  該曲的詞作者李姿瑩是一位嫁到福建漳州的台灣媳婦,2018年,她追隨愛情的腳步,來到閩南師范大學文學任教閩南民俗課程,並扎根漳州。出於對閩南文化的熱愛,她一直在不停地創作兼具閩南文化特色和現代氣息的文藝作品。“結合對曲子的感受,整首歌的填詞主要想表現出疫情之下,全民團結,眾志成城,從暗夜堅守到光明的感覺。“李姿瑩告訴記者,副歌中特別加入的一段閩南語方言,代表著閩南人勇敢的精神,也體現了閩南特色,在悠揚的旋律中引發同鄉文化共鳴、連接血脈情緣。

  參與這次歌曲演唱的在漳台青林娣熒表示,“疫情以來,我們這些身在漳州的台青也積極響應號召,投身戰疫,捐資捐物,當志願者,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次有幸能參與這首抗疫公益歌曲的錄制,希望通過歌聲,致敬所有抗疫‘逆行者’,點贊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抗疫力量。”

  據悉,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10000多名漳州青年志願者與在漳台青,在漳州團市委的號召下,義無反顧地投身在抗疫工作第一線,分赴各個崗位,相守相持,同心抗疫,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了重要的青春力量,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築牢堅實青春防線。(記者 陳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