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實驗區里,融合譜新篇
2022-06-09 16:58:01來源:福建日報
沙柔水碧,海闊天空。這里面朝台灣海峽。
“祖國大陸—台灣島最近距離68海里”,平潭猴研島上矗立的這塊石碑,標示了平潭與新竹的直線距離。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注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4年11月1日,他第21次登上平潭島,在考察中為平潭開放開發指明前進方向。總書記特別強調,“平潭面臨的機遇,不是百年一遇而是千年一遇”。殷殷囑托,牢記在心,落實於行。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平潭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向著總書記親自擘畫的“一島兩窗三區”邁進,以實績實效踐行好國家賦予的重要使命。
青青梧桐引鳳來
初夏的陽光打在龍王頭沙灘上。遠望,白帆逐浪,海天一色。
這里是大陸最大的海濱浴場之一,坐擁9.5公里長的海岸線。
“龍王頭、仙人井這些景區我原來都去看過,都是很獨特的景觀,一定要保護好。”2014年11月1日,習近平來嵐考察時諄諄教誨。
總書記對平潭的生態環境保護高度重視,當地牢記教誨,針對污染防治的藍天、碧水、碧海、淨土保衛戰接連打響,涉及海洋、廢棄礦山、造林綠化等的生態修復工程持續進行。與此同時,龍王頭等沙灘出現了許多環保志願者的身影,他們身穿“紅馬甲”,持續開展淨灘行動。
“什麼植物身上有劇毒?大家仔細看一看。”平潭三十六腳湖岸邊,台灣“森林老師”鄭勝中正耐心講解,一群稚童及其家長圍著他,聽得津津有味。這樣的場景,每個周末在平潭野外都能見到。
鄭勝中大學學的是環境工程專業,“我想把台灣的一些環保做法也融合進來”。於是,他和當地環保志願者協會一起,組建了平潭首支自然教育科普宣傳隊,“希望能將環保的‘種子’撒進更多人的心田”。
保護與開發相輔相成,在平潭蔚為新景。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如今,城市音樂會客廳、潮流音樂聚集地等業態紛紛入駐龍王頭,這里已形成集吃住行游購娛於一體的智慧海洋公園。
5月29日是龍王頭砸琴電音劇場開業的日子,平潭藍眼淚音樂生活季同步開啟。華燈初上,微風輕拂。歌手殷敏朱丞懷抱吉他,深情演繹。悠揚的歌聲與濤聲相應和,游客紛紛跟著節奏打起節拍。
“龍王頭注入音樂基因,可以使平潭的氣質更顯時尚、詩意。期待兩岸更多朋友一起來平潭展開音樂之旅。”殷敏朱丞期望,未來的平潭能成為“愛樂之城”。
平潭發展離不開旅游業,如果說文化藝術能為旅游點睛,那麼交通則是支撐旅游的大動脈。將龍王頭與島上其他景點銜接的是一條總長約40公里的環島路。
“環島路修好了麼?”“原來我就說過,平潭島,人在島上,看不見海,一定要把環島路修得更好。”習近平考察時的叮囑宛然在耳。
如今,出龍王頭沿著環島路驅車向北,左擁君山,右傍大海,可見斑斕古厝,可賞如帶青梯。這條集交通樞紐與旅游通道兩大功能的環島路成為平潭的驕傲。
網紅旅游打卡點北港村就在環島路邊上。
“請問會唱歌的石頭在哪里?”6月3日正值端午假期,進村的游客紛紛打聽。
北港君山上的石頭由地殼運動形成,用錘子敲打會發出“哆來咪發唆”的樂音。2015年,二十出頭的林智遠從台灣嘉義來到北港村,這里奇妙的石頭讓他著迷。
林智遠租下一批石頭古厝,開發成集文創、民宿等元素於一體的“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院門前擺著的十幾塊不同音階的石頭,路過的游客忍不住都要去敲打“合奏”一番。
“石頭會唱歌”等文創空間火起來後,越來越多的兩岸民宿從業者來到北港投資。讓人驚喜的是,北港村原本外出的年輕人紛紛返鄉創業,昔日的“空心村”人丁日漸興旺。
2016年8月,國務院批復實施《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方案》,平潭旅游發展進入新紀元。自此,平潭累計接待游客273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73億元。
在平潭的許多文創工坊里,浪漫的風元素往往成為吸睛賣點。然而曾幾何時,風是平潭大患。這里號稱“世界三大風口”之一,每年7級以上大風超過200天。
“平潭風還大麼?防護林體系建設得如何了?”2014年,習近平前來考察時,這里的風沙問題讓他十分牽掛。
平潭大力實施造林綠化、苗木培育、水源地保護等工程,防風治沙取得顯著成效。至2021年,森林覆蓋率提升至38.71%,實現了從“風沙滿地跑”到“國家森林城市”的蛻變。
“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要把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和軟環境搞好,吸引更多企業和人員來平潭干事創業。”沿著習近平指引的方向,平潭砥礪前行。
如今,這里山更綠,水更清,海更藍,空氣更清新,一座“現代化+原生態”的國際旅游島初具規模。
試驗田里結碩果
5月31日8時,滿載貨物的“台北快輪”如期抵達,平潭港口岸金井港在忙碌中迎來5月的最後一個早晨。
卸貨、通關、休整。當日22時,這艘快輪又載貨離開平潭,駛向台北港。
“周一在上海集貨,周二上午在平潭通關,下午裝船,周三上午進入台北港,下午台灣中北部的消費者就能收到海淘的產品。”對如此“平潭速度”,台胞、平潭嵐台兩岸海運快件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仁傑忍不住點贊。
“平潭速度”與當地各“窗口”服務的高質高效密切相關。
2014年11月1日,習近平前來考察時,第一站便是實驗區二線卡口。在卡口二層海關監控中心,他向海關和原檢驗檢疫部門負責人詳細了解卡口監管設施功能、環島監控設置、信息化管理輔助系統、電子帳冊管理等有關情況,鼓勵工作人員再接再厲,為平潭的開放開發貢獻力量。
牢記囑托,不辱使命。平潭關口邊檢部門不斷創新機制、優化服務。其中平潭海關主導推出的“查驗指令不過夜機制”等14項快速通關經驗被全省復制推廣,他們還創出“進口個位數、出口小數點”通關服務品牌,進口整體通關時間連續多年保持福州關區第一。
疫情下,“平潭速度”優勢更為明顯。4月7日,一批共計1.4萬件、貨值96.6萬元的美妝、日用品等跨境電商退貨商品,經核查後在海關監管下再次上架銷售。
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跨境電商保稅零售線上訂單退貨增多。如何解決企業包裹積壓、退貨倉庫容緊張等難題?平潭海關專門劃分指定區域實施退貨作業,同時組織人員加密區外復核和區內查驗。得益於此,福建跨境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安穩度過危機。“3月份公司保稅零售進口商品網購退貨量高達4萬多件,幸虧海關創新做法,有效緩解退貨倉庫容緊張問題,避免退貨包裹積壓造成企業資損。”該公司運營部副經理陳尚輝說。
讓台胞台企“進一扇門、辦所有事”。平潭台胞台企服務中心也一直走前走先。
“辦理對台職業資格采信要復印哪些材料?”“您把材料拿過來,我幫您整理,比對成功後,還能郵寄領證!”5月31日,在中心法律維權窗口,台青王魁峰正嫻熟地為前來辦事的台胞服務。“有時我還會用閩南話跟對方交流,這樣更親切。”他說。
像王魁峰這樣的台胞服務專員,在服務中心還有7個。
2019年4月,平潭打造大陸首個台胞台企服務中心,集成往來便利、項目投資、資金補助等8大類169項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還率先實施“台灣青年直接服務台胞”的模式。截至目前,累計受理咨詢和辦理各項業務約4.2萬件。
“平潭綜合實驗區是大陸獨創,要繼續努力探索,真正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2014年,習近平前來考察時對平潭的這番勉勵,為當地各領域大膽探索、創新突破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不只平潭海關、台胞台企服務中心等“窗口”率先升級服務,跨境電商物流產業也異軍突起。
作為一個海島,實驗區成立前,平潭產業發展基本為零。2015年之前,跨境電商進口試點城市在大陸僅有7個。如何走出適合實驗區的產業發展新路?“進軍剛剛興起的產業,是制勝之道。”王仁傑贊同平潭當初的選擇。
他的辦公室位於距金井港區4公里處的台灣創業園,從偌大的玻璃窗望出去,嶄新的建築鱗次櫛比。然而幾年前,眼前的建築卻是一片荒土。那是習近平前來考察後的第二年,2015年,平潭獲批成為跨境電商保稅進口試點城市。
從零開始,平潭打開“對台”“對外”窗口。圍繞“關、線、倉、配、管、商、補、業”八個大字,超常規、高標准地建設口岸,開辟兩岸多條航線,設立保稅倉,以期築巢引鳳。
很快,市場給予良性回饋。2019年平潭對外貿易規模突破100億元,實驗區物流產業相關業態近三年平均增幅均超過50%。航線從剛開始“吃不飽”逆襲至“一艙難求”:台灣農漁產品進口、台灣面板進口和跨境電商對台出口業務量目前分別占大陸總額50%、20%、50%以上。
如今,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實施方案、深化改革方案220項試驗任務基本落實,跨境電商綜試區、數字人民幣等一批國家級改革試點率先落地。平潭片區累計推出18批次221項創新舉措,其中大陸首創102項。旅游文化、物流貿易等特色產業迅速集聚,影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也“落地開花”。
第一家園促融合
平潭海壇步行街是老城關最繁華的街道。6月3日,記者來到台商薛清德的“老人頭男裝店”。二樓顯眼處,掛著一幅習近平和他在平潭海峽高速客運碼頭的照片。
那是2014年11月1日,習近平來到平潭海峽高速客運碼頭,登上“海峽號”實地了解兩岸海上直航航線運營情況。當時,薛清德緊緊握住了習近平的手,“總書記停下腳步跟我聊了3分鍾”。
薛清德是早期進入平潭島墾荒的台商代表,在他整22年的“平潭記憶”中,那3分鍾刻骨銘心:“總書記的手寬厚溫暖,他像個大家長一樣,非常親切。”他逢人便說,總書記祝願他在大陸生活快樂、事業發達。
總書記的“吉祥語”貫穿薛清德的共同家園夢。此後,他把自己的事業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家族事業,一部分公益事業,後者比重逐年加大。
2020年初,“台胞薛清德調解工作室”掛牌成立,這是大陸首個以台胞命名的調解組織,依托於平潭法院自貿法庭,成為在嵐台胞矛盾糾紛化解的平台。“為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做點實事,這讓我的生活更快樂。”薛清德說。
同樣將事業與生活融入平潭的台胞陳孟邦也很有成就感。走進他創立的宗仁科技(平潭)股份有限公司,一面掛滿企業創新成果的“榮譽牆”讓人挪不開眼。
陳孟邦來自台中,2016年,因看好平潭發展前景,他將公司總部從深圳搬到平潭。從最初孤身奮戰,到現在率領60余人團隊搞研發,公司發展勢頭強勁。“今年,我們還與福州大學展開科研合作,著手開發新產品,力爭全年營業額突破一個億。”
距“宗仁科技”不遠,就是第一批落地實驗區的台資企業——宸鴻科技(平潭)有限公司。2014年11月1日,習近平來到該公司,觀看一體成型電腦、音樂播放器、車載設備等產品展示,察看面板玻璃切割生產工藝,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他鼓勵公司積極研發生產,在參與平潭建設的同時實現企業良性發展。
堅持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為企業生產賦能增效,“宸鴻科技”在平潭打造了全球首個5.5代全制程OGS投射式電容觸控模板生產線,其穩定的生產線能夠全力滿足市場需求,廣受合作商青睞。
考察“宸鴻科技”當天,習近平在該公司會客室與在閩投資的部分台資企業負責人親切座談。台胞李雲輝,便是其中一位。
李雲輝的父親李登瑞出生於平潭。1994年,闊別家鄉近四十載,李登瑞從台中帶著“鄉愁”回歸,在平潭成立第一家台資企業。2006年父親去世,李雲輝握緊“接力棒”,繼續深耕平潭。
在與台胞座談時,習近平指出,大陸人口多、市場大、產業廣,完全容得下來自台灣的商品,完全容得下來自台灣的企業。歡迎更多台灣企業到大陸發展。
這些話,李雲輝記憶猶新,深受鼓舞。在他的帶動下,女兒李昕也從台灣前來開創事業,現任平潭康德集團副總經理。李昕牽頭打造的台灣文化廣場集台灣青年創業基地、台灣觀光夜市、文創基地於一體,入駐率已超80%。
為吸引更多台胞台企登陸落地,平潭在大陸率先構建並持續深化台灣職業資格、企業資質、商品檢驗“全鏈條”的采信體系,探索兩岸“共同管理”模式,推出台胞誠信閃貸,設立台胞應急救助基金,打造“台醫通”App等。
現在,已有大批優質台企來平潭落子布局。距離“宸鴻科技”不遠的台灣創業園,占地8.6萬平方米,被稱為“兩岸青年的創業樂園”,目前已吸引84家台企入駐,涵蓋文旅、科技等多個領域。整個實驗區累計注冊台資企業1313家,嵐台經貿合作風生水起。
在平潭考察的路上,習近平言之切切: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追求,兩岸共享其利、同受其惠。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
緊緊圍繞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平潭正加快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先行區,努力為兩岸同胞共同圓夢創造優異平台。
( 記者 林娟 王鳳山 程枝文 林霞 張哲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