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所高校獲獎!第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順利收官
2022-08-09 16:38:25來源:海峽青年微信
“中建海峽杯”第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總決賽順利收官!
高校齊聚強者過招
8月2日~4日,第十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中建海峽杯”第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總決賽在福州市永泰縣梧桐鎮坵演村舉行。
比賽情況
本次比賽分為大陸賽區和台灣賽區,入圍總決賽的14支高校隊伍中,有8支來自大陸賽區,6支來自台灣賽區,他們分別來自:
大陸賽區:
華中科技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福州大學
安徽建築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重慶大學
煙台大學
台灣賽區:
銘傳大學
成功大學
台北科技大學
雲林科技大學
高雄科技大學
華夏科技大學
總決賽主辦單位集結兩岸隊伍協同進行,以線下實作結合線上評比的形式開展。台灣賽區隊伍於7月22日在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完成作品實體建構,之後與大陸賽區永泰縣梧桐鎮坵演村的建構作品進行總評。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玉坤表示,本次建構大賽的主題結合鄉村真實的環境和鄉村振興的重大需求,非常有特點。它的意義是讓同學們和老師們在真實的環境中去為鄉村振興做一些搭建,能夠訓練同學從做中學,把書本上的學習跟實踐緊密聯系起來。
中建海峽技術質量首席專家吳平春表示,本屆大賽比往屆又有新的進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建築的美學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我們選擇的地點是田園山川,作品能夠契合自然生態環境,充分體現建築美的一面以及海峽兩岸大學生活躍的思維、獨特的創意。
第二,結構更加扎實、牢固。建構就體現在建和構兩個方面,這次的結構更加合理、承受能力更好。
第三,體現在功用性。這次建造的模型是一個實體,放在大漳溪邊上,可以讓周邊的居民進行休息休閒,有實用價值。
獲獎情況
金獎
重慶大學《桐築芸台》
銀獎
華中科技大學《SWINGS》
銀獎
安徽建築大學《竹·渝亭》
銅獎
福州大學《鳳棲》
銅獎
台北科技大學《凝隙》
銅獎
雲林科技大學《踏水耘間》
優秀獎
煙台大學
《Blossoming》
優秀獎
內蒙古工業大學
《蔭蔚》
優秀獎
西南交通大學
《逸翎》
優秀獎
南京工業大學
《禾下乘涼夢》
優秀獎
高雄科技大學
《縈亭》
優秀獎
華夏科技大學
《“植·築”蛤鄉柔亭》
優秀獎
成功大學
《織風》
優秀獎
銘傳大學
《光坊網棧》
小模型獎
華中科技大學
《SWINGS》
小模型獎
重慶大學
《桐築芸台》
小模型獎
福州大學
《鳳棲》
優秀指導教師獎
重慶大學
優秀指導教師獎
華中科技大學
優秀指導教師獎
安徽建築大學
優秀指導教師獎
福州大學
優秀指導教師獎
台北科技大學
優秀指導教師獎
雲林科技大學
作品《桐築芸台》的設計亮點在於可以通過建面的變化、邊梯的收折來達成不同的功能,給村民塑造一個具有多種活動功能的空間,更好地服務於鄉村振興。能夠獲金獎隊伍里面所有人都非常開心,希望以後能通過這個獎項繼續激勵自己。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 顧博文
我們的作品名叫《SWINGS》,結合了swing 搖擺和wings翅膀的兩個特點,為鄉土構建了一雙科技創新的翅膀。此次獲得銀獎沒有辜負我們這幾天日夜奮戰的努力,我們非常欣慰,在比賽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多鍛煉。
——華中科技大學 張浩哲
我們帶來的作品叫《竹·渝亭》,很高興這次能獲得銀獎,學到了挺多東西的,不管是在生活實踐,建造的過程,還是跟其他學校的交流和互相幫助的過程中都學到了很多。
——安徽建築大學 鄒芳琳
植下梧桐樹,築好鳳凰台。本次大賽以“植·築”為主題,聚焦鄉村振興的現實需求,以鄉村環境為基底進行創意設計,通過功能或文化的介入,聯動鄉村與城市、自然與文化、傳統與現代,激發鄉村人才振興,為鄉村建設賦能。
與往屆相比,本屆大賽最大的突破在於首次走出戶外,並以建構成品就地永久安置為目標,讓作品真正得到運用、回饋鄉村,和鄉土產生連接,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借由這個機會,兩岸青年學生對建築的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結構有更直觀的了解,也在溝通過程中深化友誼、交流互鑒。
(來源:福建電視台旅游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