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體驗協商民主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
2022-12-01 22:57:17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顏學輝 馮晏如 原浩
活動現場,台灣青年與政協委員舉行結對儀式。
福州新聞網12月1日訊(記者 顏學輝 見習記者 馮晏如/文 記者 原浩/攝)了解何為“協商民主”、和政協委員牽手結對、共編“兩岸同心”中國結……12月1日,別開生面的2022年首屆“走進政協•台灣青年說”活動在福州舉行。
本次活動為第十屆海青節集中活動之一,以“協商民主與兩岸融合發展”為主題,旨在搭建一個促進團結民主、廣泛凝聚共識的重要平台,打造講述“協商民主故事”與“兩岸融合發展故事”相融合的特色品牌,助力廣大台灣青年加深對祖國大陸政治體制的了解,助力在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
全國政協常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吳國華視頻致辭,福建省政協副主席杜源生、新黨前主席郁慕明出席並致辭,福州市政協主席劉卓群出席,福州市政協副主席、一級巡視員鄢萍主持活動。活動還吸引到台灣政黨、青年領袖、青年社團代表,台胞代表、台盟青年盟員、政協青年委員、涉台相關部門負責人等近百人參與。
本次活動由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辦公室、福建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福州市政協、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主辦,福州市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福州市台港澳辦、台盟福州市委員會、福州市台灣同胞聯誼會、福州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承辦。
暢談體會全過程人民民主經歷、抒發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期許……五位台青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分享自己在祖國大陸生活和工作的故事。
來自台灣桃園范姜鋒是首批獲得省級五四青年獎章的台青,他在廈門打造了全國民營企業運營規模最大的台灣青年創業基地。“在參與鄉村振興文化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親眼見證並體會到了協商民主的效率和效果。”他表示,希望能通過分享自己的經歷,讓更多的台灣同胞踏上這片充滿關愛並期盼家人歸來的土地。
“一條管道,連接兩岸,28公里管線,協商了20年,送水用時2分鍾。”來自台灣雲林的吳妘蓁以金門供水的案例,生動詮釋了融合發展給台胞帶來的福祉,“在通水的過程中,更多時間被花在了在‘通思想’上,這背後離不開大陸馳而不息的努力。”
登“陸”前忐忑不安,擔心沒有依靠的人;登“陸”後讓自己發聲,收獲驚喜……在福州創業的台青陳筱婷,在創業的過程中,每一步都得到了福州市政協的大力支持。“大陸對台灣青年的幫扶,細致又貼心,讓我體會到了有福相挺、愛拼會贏,希望我的分享能讓更多台胞擁有登‘陸’的勇氣和動力。”陳筱婷說。
台盟福州市委員會秘書長談張德是生活在大陸的第三代台胞,曾先後被推薦為區級和市級政協委員。“這些年,我親歷見證了台盟省、市委會是如何踐行政協制度本職,為兩岸交流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的。”談張德講述了自己與母親兩代台籍政協委員的傳承,他們始終相信大海終納百川,明月必圓兩岸。
“視頻里是我6歲的兒子,在台灣會館表演《精忠報國》。”台灣教師陳昭志激動地說,自己在今年獲聘福州市政協智庫成員,去年和前年受邀列席福州兩會,他的建議被委員撰寫的提案《發展“四有”好福州,共建閩台第一家園》吸納,提案得到了省、市政協的高度重視與采納。“作為一位台灣青年,我的力量很小,但我想用個人的小作為推進兩岸的大未來,為中華民族美好未來作出貢獻。”
在台青們一個個娓娓道來的精彩故事中,參與活動的台胞們深切體會了祖國大陸民主政治體制、政協協商文化,凝聚了廣泛共識,匯聚了奮進力量。
大門敞開讓台青走進政協,廣泛宣傳讓台青了解政協。近年來,各級政協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中心環節,創設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榕台青年夏令營”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動,打通兩岸交流渠道,推動廣泛、真實、管用的人民民主,推動把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共識,為兩岸融合作出重要貢獻。
砥礪奮進新征程,揚帆起航再出發。為了深化閩台交流,促進閩台融合發展,福建省各級政協組織主動作為,發揮政協大團結大聯合的政治優勢和平台作用,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團結凝聚各方力量和共識。
今年,福州市政協推出了政協委員與在榕台胞、涉台單位結對子的舉措,政協委員將會不定期地和結對子對象展開交流、調研、聽取意見等,幫助台青台胞更好地融入和發展,探索以情促融的發展新路。伴隨著政協委員和台灣青年親手編制的中國結緩緩升空,三對嘉賓舉行結對儀式,同編中國結,共圓中國夢。“要做好兩岸交流橋梁紐帶,共享祖國大陸發展機遇和成果,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