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海峽青年節·海峽氣象青年匯在福州舉行
2022-12-03 17:35:20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馮晏如 原浩
福州新聞網12月3日訊(見習記者 馮晏如/文 記者 原浩/攝)12月3日,第十屆海峽青年節·海峽氣象青年匯——“海峽氣象青年說”活動在福州舉行。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設置了福州主會場和台北分會場,兩個會場視頻連線,搭建兩岸交流、交往、交融雲紐帶。
活動中,海峽兩岸氣象、生態等領域的優秀青年代表、專家等共聚一堂,回顧展望了兩岸氣象、農業等領域的合作,並共同探討氣象服務新思路,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道路。
福州主會場活動現場。
“風景”變“前景” 助推馬祖旅游發展
一條氣象指數預報,帶活一方旅游發展;一份氣候品質評價,推動當地“美麗經濟”……“氣象+旅游”融合發展正成為旅游經濟中增長最快、最富活力的新發展方向之一。
為推動氣象旅游服務智能化,福州市氣象學會與馬祖導游協會、馬祖野鳥學會首次聯合制作和發布馬祖觀賞星空、藍眼淚、日出、日落、燕鷗和海釣等6大旅游氣象指數預報,綜合考慮氣溫、濕度、降雨、能見度等要素計算氣象觀賞條件,為馬祖居民和游客提供優質准確的氣象服務保障,促進馬祖海島旅游高質量發展。
“僅2021年,我們就升級、改造與新建了38個自動氣象站,建設完成5套海基自動站和1套激光能見度雷達,建成全國首部S波段雙偏振相控陣天氣雷達和閩江口(琅岐)生態海洋氣象綜合觀測站,進一步提升了榕馬兩地氣象監測的精密能力。”福州市氣象局局長陳春寶介紹,通過前端觀測設備與後端“氣象精靈”科學應用相結合,兩岸科技交流、融合發展更上新台階。
從“春雨驚春清谷天”到“夏滿芒夏暑相連”,活動現場發布了二十四節氣明信片,攬收福州、馬祖四時美景,蘊含兩岸同源的農耕智慧,讓大家體會到時序演變給兩岸的生活帶來的變化。
福州市氣象局IP形象“小福氣”形象設計中的雲朵、雨滴、茉莉花、榕樹形福字等元素,讓人倍感親切。
為農服務 助力兩岸民生發展
“在農業活動中,氣象至關重要。福建省氣象部門建設了‘雪峰天琴’雷達和專門的農田小氣候觀測站,對我們茶企掌握第一手天氣資料給予了很大幫助。”說起氣象與台商的不解之緣,雪峰茶廠主理人林君盈感慨萬千,“對我們台企來說,有這樣的惠台政策與‘點對點’的服務,讓我們感到非常幸福。”
活動中,林君盈與台灣知名媒體人“吼叔”張孟崇共話“茶話氣象”,向大家介紹閩侯雪峰天氣景觀和一棵茶樹的一生所蘊含的氣象智慧。“讓兩岸年輕人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吸收相關知識,對促進兩岸交流也是非常好的舉措,相信今後我們兩岸在不同領域的交流都能翻開新的篇章。”張孟崇說。
近年來,福州市氣象部門融入鄉村振興服務大局,圍繞各縣(市)優勢產業特色,深化“山海港·數字城”一縣一品特色氣象服務,充分發揮氣象為農服務專業技術優勢,依托福州市氣象局的低溫寒凍害監測預報預警服務,為農產業發展全程助力護航。
據介紹,福州市氣象局正在加快推進茶葉低溫凍害氣象指數保險服務,確保農戶利益,加快農業科學、可持續發展。福州市將適時出台促進兩岸農業融合方面的專項扶持政策,為台企拓展經營業務和擴大發展規模提供了便利,助力打造福馬共同家園。
林君盈(台上右一)與張孟崇(台上左一)共話“茶話氣象”。
創意競賽 推動氣象新融合
日前,第十屆海峽青年節集中活動之海峽氣象青年匯的子活動“我為兩岸秀天氣”氣象主題脫口秀決賽、氣象景觀紀實大賽在福州圓滿舉辦。此次活動得到了兩岸青年的積極響應,共吸引了超1500名兩岸青年參加,收到3500份氣象景觀作品、150份氣象主題脫口秀作品。參賽作品圍繞兩岸氣候特點、氣象景觀等方面以多種形式開展交流,兩岸青年思想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共同探討氣象服務新思路。
活動中,主辦方特別邀請到了台青張珺婷、脫口秀演員虎牙參演,妙趣橫生的脫口秀形式也吸引了更多年輕人加入關注氣象、保護環境的行列。
經組委會專業評審初賽、網絡投票及總決賽的層層選拔,脫口秀大賽最終決出12名獲獎選手,其中,安成林作品《天氣脫口秀》拔得頭籌;在氣象景觀紀實大賽中,來自福建湯珺琳的作品《雨柱》、中國台灣蔡其昌的作品《夕陽下》獲得一等獎。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兩岸青年參與賽事的熱情,以及他們對氣象的關注,參賽作品各具特色、風格鮮明,更讓我覺得天氣可以嚴肅地說也可以幽默地聊,相信通過創新形式,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小伙伴加入到關注氣象、保護環境的行列中。”深圳氣象主播、賽事評委周禹感嘆道。
“福建與台灣一衣帶水,同根同源、血脈相連,氣象交流是閩台最早的交流。加強兩岸氣象交流活動,將更有力地推動兩岸在氣象的深入合作,為增進兩岸同胞共同福祉作出更大貢獻。”陳春寶說。
本次活動由中國氣象學會、福建省氣象局主辦,福建省氣象學會、福州市氣象局承辦,台灣氣象服務產業發展協會、福州市氣象學會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