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登陸”成為兩岸融合發展新趨勢
2022-05-06 10:26:40來源:東南網
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台灣地區整體上網率為86%左右,而智能手機普及率高達89.2%,在智能手機使用者中,90%都會使用社交網站,大中學生使用社交網站比率也占到95%以上,對社交媒體的依賴率排在亞洲第一位,與此同時,國際相關機構所做的調查也顯示,台灣地區移動網民的人均上網時間排名世界第一。
基於智能手機和互聯網在台灣地區的深度普及,台灣年輕人的社交模式也產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開始接觸、使用的大陸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台,尤其是在大陸的台灣青年,使用大陸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台的比例非常之高。
陸潮玩軟件的魅力,穿過海峽、穿過疫情下的阻隔,准確擊中了台灣年輕世代的心!在台灣,TikTok(抖音海外版)的影響力也不遑多讓,據統計,其每月活躍用戶高達300萬。大陸互聯網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許多社交應用軟件在網絡世界嶄露頭角,擁有大量“粉絲”。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也與這些軟件結緣,有的還成為內容創作者,在兩岸交流中找到了一個“雲端”互動、施展才華的大舞台,被形象地稱為“雲登陸”。正如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所說,使用簡體字,聽大陸歌曲,看大陸影視劇,說大陸流行詞,已經成為台灣青少年的一種時尚。
那麼,大陸軟件為什麼能走紅台灣? 首先,台灣是高度娛樂化的社會,題材豐富又好刷、創意十足又緊跟潮流,這樣的屬性使抖音、小紅書在島內走紅成為必然。
其次,大陸通俗流行文化已經全方位影響著台灣青年,多樣化的信息傳播和社交平台,對於增進兩岸民間交流有著重要作用。由於民進黨當局的“台獨”立場,兩岸交流合作比過去更難開展,而多樣化的新媒體直播平台則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問題,為島內民眾呈現了多樣化的大陸,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給台灣青年展示大陸的樣貌,實現人不入島,但視頻已入島。
多樣化的信息傳播和社交平台既加強了兩岸年輕人在溝通交流時的信息即時互通和互動,也加劇了兩岸年輕人對於熱點事件的觀點交鋒和碰撞。通過這些軟件,台灣年輕人對大陸的關注度和好奇心提升了,不少人還萌生了到大陸實地旅游、學習或工作的念頭。生活在互聯網時代,兩岸青年之間的距離被社交媒體軟件“拉近了”。
“看不見的手”拉近兩岸青年距離,多樣化直播平台讓越來越多台胞成為兩岸民間傳播的“代言人”。前一陣子,劉畊宏火爆網絡就是兩岸在網絡直播新媒體進行交流的典型案例,它可以反映出在當下,越來越多台灣同胞來到大陸來追夢逐夢和圓夢。劉畊宏的例子也給很多兩岸青年一個提示,即能夠通過兩岸交流實現個人價值。劉畊宏從幾百萬粉絲,不到一個月就漲了3000多萬,事實上給不少台青個人發展帶來機會,同時也有利於商業價值的變現,當然也是實現個人對美好生活追求的良好機遇。
除了突然間走火的劉畊宏外,目前也有一大批在大陸生活的台灣同胞把自身的體驗和感悟做成短視頻呈現出來,而且人數越來越多。這些年輕人用短視頻分享他們在大陸的故事,是兩岸民間真誠交流的重要基礎,也會讓越來越多無法親身到大陸的台灣民眾了解真實的大陸。
正如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所說,開展交流是基於血脈相連的親情,也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通過兩岸交流合作,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兩岸同胞走親走近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
(東南網綜合華夏經緯網、華廣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