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 >> 兩岸交流 >> 交流交往

臺灣陶藝師何志隆找回失傳千年的燒造技藝

2023-07-02 08:22:38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唐蔚嬙

且將“落灰”成“翡翠”

臺灣陶藝師何志隆找回失傳千年的燒造技藝

臺灣陶藝師何志隆找回失傳千年的燒造技藝精美翡翠青瓷作品吸引逛展者關注。葉藝琳 攝

6月30日,在福州的翡翠青瓷人文藝術空間特展開幕現場,觀眾們駐足青瓷前,靜靜欣賞釉面上繁密絢爛的色澤裂紋。它的創作人,正是臺灣陶藝師何志隆。

瓷器在中國各地均有生產,翡翠青瓷為何能讓眾人交口稱讚?關鍵在於“落灰上釉法”的燒製技藝。

一次燒製時,何志隆發現,未曾上釉的泥坯在出窯時區域性會出現翡翠般的青綠色釉點,讓他又驚又喜,經過多年試驗,終於燒出滿意的翡翠青瓷。

不過,經業內專家指點,何志隆得知自己的燒製方法其實是中國最古老的“落灰上釉法”。早在商周時期,中國先民們在燒製陶器時就懂得以草木灰釉為陶瓷著色。但隨著人工礦物釉及金屬彩釉的廣泛使用,草木灰釉的燒造工藝逐漸失傳,只存在文物和歷史文獻中。

特展現場,臺灣收藏家馬毓鴻在翡翠青瓷作品《心經》前久久駐足,“翡翠青瓷橫空出世時,沒有人相信失傳已久的古法能再現光華”。

直到2016年,河北省博物院派出三批專家到何志隆的窯廠,全程見證翡翠青瓷的燒製過程。

“何志隆將中國千年前的燒造工藝找了回來,這是兩岸文脈相連最好的見證。”馬毓鴻說。

在大陸陶藝界的推動下,何志隆的翡翠青瓷在世界各地巡展。

何志隆常說“感謝祖國大陸”,除了大陸陶藝專家的認可與幫助,還有全力支援他的妻子方桂陳。何志隆說,燒製柴窯需要耗費巨大的物力財力,燒一窯光是漂流木就需要50噸,在他的窯一度燒不下去時,妻子將福清老家的房產賣掉,傾盡身家幫丈夫燒窯。

如今,夫妻倆頻繁往返於兩岸,努力推廣青瓷文化。“如果能夠透過青瓷文化把兩岸聯結在一起,這是我的榮幸。”何志隆說。(記者 唐蔚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