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 >> 兩岸交流 >> 交流交往

緣分,妙不可言——晉安桂溪社群7對兩岸家庭結對活動側記

2023-04-09 07:58:43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朱榕 陳暖

“我叫李再義,大家都叫我‘小馬哥’,在馬尾自貿區做葡萄酒、茶葉和臺灣食品的貿易代理。”“你好,我叫黃碧榕,公司也在馬尾區,以後多多交流。”簡單的開場白,開啟兩個家庭之間的奇妙緣分。8日,晉安區嶽峰鎮桂溪社群黨群活動中心內,同住桂溪社群的首批7對兩岸家庭根據興趣、行業、家庭交往等共通點結成對子。

緣分,妙不可言——晉安桂溪社群7對兩岸家庭結對活動側記兩岸家庭代表在紀念畫板上按下手印。記者 陳暖 攝

簡單介紹家庭情況後,7對家庭代表分別上臺,在社群精心準備的紀念畫板上按下手印,一邊是左手,一邊是右手,如一雙手捧著中間“兩岸福家”的標識,象徵著“兩岸福家”在一個個家庭的結對下穩步向前。

臺胞李再義和軟體從業者黃碧榕有著相似的創業經歷,也經歷過相同的困境,聊得格外投機,馬上加了微信。“碰到合適的機會,茶產業和軟體業一樣能碰撞出合作的火花。”黃碧榕說。

桂溪社群有著全省最大的臺胞公租房(兩岸社群),已入住3批共206戶304名臺胞。

畢業於臺灣大學的許真真搬進社群才1個多月,“在臺灣時我就從事電商新媒體工作。大陸的網際網路經濟非常發達,群眾網購行為非常普遍。兩年前,我來到福州學習,不僅分享線上運營課程,也製作產品開箱測評短影片,幫商家解決跨境貿易中資訊不對稱、退貨率高等問題”。恰巧,桂溪社群居民餘巧珍也接觸過短影片行業。結對的兩人很快就拋開一開始的拘謹,就短影片的變現問題熱絡交流。

餘巧珍以前很少參加社群活動,如今孩子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她也放棄了工作,有了更多閒暇時間。“我第一個老闆就是臺灣人,生活中認識兩個臺灣帥哥,今天又在社群結交了臺灣姐妹。我們兩個人的名字裡都有一個珍(真),都叫真真(珍珍)。緣分,妙不可言。”餘巧珍說。

“兩岸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又有相同的志趣愛好,結對後不僅在工作上互相幫襯,在閒暇時也能尋找共同‘頻道’,從陌生的鄰居到進入彼此朋友圈,讓兩岸交流深入日常生活。”臺胞樓長王廷維說,“有些朋友在網上已經很熟了,但在現實中還是第一次見面。”

從線上到線下,從陌生到熟悉。活動進入尾聲,工作人員退居“幕後”,結對家庭啟動“私聊”模式。“我們希望能搭建兩岸家庭常態化互動平臺,分享家庭教育的先進經驗,拓寬交流合作渠道,從中感受兩岸同根同源的血脈親情,構築兩岸融合社群和諧鄰里關係,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實踐地。”桂溪社群黨總支書記陳雯靖說。

“大家一起建個群吧,以後組織活動,在群裡喊一聲就行。”王廷維的提議,得到大家的熱烈回應。

“週末可以一起出來逛街”“有空來家裡喝茶”……活動結束,兩岸社群的美好故事也寫下了嶄新的一頁。(記者 朱榕/文 陳暖/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