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至味是團圓——福州臺胞公租房裡的元宵節
2023-02-06 16:00:49來源:福州日報
做花燈、包湯圓、猜燈謎……2月5日晚,晉安區嶽峰鎮桂溪社群黨群服務中心內,元宵節圍爐聚餐活動熱鬧舉行,近30名臺胞歡聚一堂,鄰里敘聊,鄉音親近,璀璨燈火映照著人們的笑臉,烘托出兩岸同慶元宵的喜慶節日氛圍。
臺胞舉杯共慶元宵節。記者 池遠 攝
“像家一樣,很有歸屬感”
5日一早,臺胞公寓的住戶微信群裡已經熱鬧起來。一條關於“元宵團圓飯”的接龍在群裡越來越長,大家相約著晚上在社群裡參加圍爐聚餐。
傍晚,臺胞徐鳳儀穿著一身喜慶的紅色衣服,帶著家人早早到來。“今年元宵節特別開心,在福建師大讀書的小兒子回來,二兒子和女兒也從廣州回來了,三個孩子在身邊,這樣的團圓飯吃起來更香了。”
2017年,徐鳳儀來到福州工作。“福州有很多惠臺利民政策幫助我們快速融入、紮根發展。現在有了新家,我就可以更安心打拼了。”徐鳳儀說,大兒子今年剛剛和一位大陸姑娘結婚,真正實現了兩岸一家親,希望丈夫的事業穩定下來後也從臺灣過來,一家人一起在這裡生活。
一桌飯菜,吃的是美味,更是團圓。“把碗拿來,我給你盛點湯!”“荔枝肉小朋友愛吃,多夾點!”飯桌上,臺胞王淑娟不斷招呼大家多吃一點,“在福州的臺胞這麼多,大家節日聚在一起,很親切,像家一樣,很有歸屬感!”
據瞭解,去年福州市面向臺胞推出公租房以來,位於桂溪社群的香檳小區先後有206戶304名臺胞入住。如何讓這裡成為大家最溫暖的歸屬,一直以來都是社群關心的事情。
今年春節前夕,社群想到組織團圓飯,在除夕和元宵節的晚上請大家一起共進美食,收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徐鳳儀在朋友圈留下了一段話,“當我們感到感恩、奉獻和尊敬時,我們的心中就有愛。”
“見屏如面,亦是團圓”
兩岸一家親,佳節盼團圓。席間,不少臺胞開啟手機和親朋好友通話,一聲聲問候,訴說著萬千難以團圓的鄉愁;一句句祝福,傳遞著兩岸攜手共進的期盼。
“阿嬤,元宵節快樂!”臺胞鄭凱倫將孩子抱在腿上,透過視訊通話和在臺灣的親人問好。鄭凱倫來到大陸13年,7年前跟隨來自寧德的老婆一起到福州居住創業,如今他們的女兒已經讀小學二年級了,一家三口居住在臺胞公寓內。
“3年沒回家了,很想家!”鄭凱倫坦言,現在回家的費用比較昂貴,希望“小三通”能夠恢復之前的常態化,爭取今年帶孩子回去看看老人家。
在臺胞王廷維看來,見屏如面,亦是團圓。“媽,元宵節快樂,給你看看,大家吃得可好了。”王廷維舉起手機,將鏡頭對著大家轉了一圈,在場的每個人都熱情地向王媽媽問好。
“大家共同過節,互相祝福,雖沒能和親人們團聚,但也能感受到喜慶的節日氛圍。”王廷維說,父母還給大家錄製了節日祝福影片,即使相隔一灣海峽,只要彼此情感相系,也能將心連在一起。
“深夜食堂,歇腳的港灣”
一場歡聚過後,興致正濃的人們決定再到鄰里間的“深夜食堂”——臺胞林麗澤的房間喝杯咖啡。
走進林麗澤家的廚房,最顯眼的就是顏色、大小各異的咖啡杯。“這些都是大家的私人杯,我這裡‘營業’到凌晨3點,可以隨停隨走。”林麗澤笑著說,“不僅如此,我的冰箱裡還有大家留存的雞塊和薯條,誰來我就做誰的東西給他吃。”
話音剛落,門鈴響了。“我來跟你換咖啡喝了!”臺胞何國任捧著一盆剛剛做好的爆米花進門,“以前大家住得散,身邊的同鄉很少,現在大家住在一起,經歷相似、心境相似,遇到事有人商量,一下就有了家的感覺。”
“大家有壓力都喜歡來這裡坐一坐,交交心。”王廷維說,透過一次團圓飯,大家又熟識了不少,現在入住公寓的臺胞來自各行各業,有大學教授、參與鄉創鄉建的建築師、在夜市擺攤的創業者等,透過行業交流、異業結盟,大家能一起在大陸更好地紮根、更快融入社群生活。
“社群裡的兩岸居民從不熟悉到越走越親,敞開心扉。”桂溪社群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陳雯靖說,臺胞不僅積極參與社群活動,還熱心社群公益,參與公共事務,逐漸融入社群治理。下一步社群將打造臺胞安家、安業、安心的“三安工程”,透過社群結對,建立兩岸社群治理與服務標準共通試點專案,讓居民們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溫暖。(記者 唐蔚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