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遲到”31年的榮譽牌匾 背後是兩岸一家親的暖心故事
2023-12-12 08:30:19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鄭瑞洋
蔣佩琪女士(後排左六)代替其父領取榮譽牌匾。
12月8日,臺商蔣啟弼先生榮譽牌匾轉交接儀式在連江縣東岱中學舉行。蔣啟弼先生女兒、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蔣佩琪女士,代替父親接過了這塊“遲到”了31年的榮譽牌匾。
這塊牌匾從何而來呢?蔣啟弼為連江東岱人,孩童時期隨父母到臺灣,後擔任臺灣福建同鄉會理事長、臺北福州十邑同鄉會理事長,生前為兩岸融合發展奔波。
上世紀90年代,福州掀起新一輪改革開放浪潮。1992年,蔣啟弼抱著報效家鄉的迫切願望,回到了故土連江。
他在連江接連做成了幾件大事:投入2億餘元,用6年時間“移”走一座小山丘,“移”來幾百萬方土,建起國際聞名的福州溫泉高爾夫球場;投資3000萬元,蓋成連江首座電梯大樓;合資創辦企業,讓花蛤大縣連江告別“有蛤無苗”的歷史。
這塊榮譽牌匾是1992年連江縣政府為答謝蔣啟弼先生捐資30萬元興建連江縣東岱中學“書訓學樓”而特別打造的。
那麼,牌匾為何會“遲到”呢?蔣啟弼的堂弟、連江縣臺屬聯誼會會長蔣啟文說,堂兄做好事,不張揚,所以把這塊牌匾留在了學校。今年8月,東岱中學著手打造校史館,偶然發現了這塊牌匾,便聯絡上了蔣佩琪。
“這塊牌匾,是兩岸一家親的最好證明。”接過牌匾的蔣佩琪感慨地說,“父親一直教育我,海峽兩岸是一家人,無論何時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在這樣一個好的基礎上,為兩岸青少年的交流搭建橋樑和平臺,儘自己所能推動家鄉教育事業發展,為國家培育更多人才。”
連江縣教育工委委員陳濟賢說:“蔣啟弼先生除了捐建‘書訓學樓’,還牽頭設立了‘又溪’獎學金,擴建了連江一中教學樓等,一直心繫家鄉的教育事業。”
據悉,“又溪”獎學金已走過31個年頭,激勵了連江1300多名優秀學子,成為兩岸教育交流合作的一個典範。(記者 鄭瑞洋/文 學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