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職工發明獲三創大賽銀獎:超音波驅鳥器 百米外“築牆”
2023-12-25 07:43:02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李白蕾
姜自壯(左一)帶領工作人員在機場燈杆上安裝超音波驅鳥器。(受訪者供圖)
驅鳥器,很多人都聽說過,機場、變電站、農場都需要它,但有效距離長達100米且不傷害人類和鳥類,這“神器”就厲害了。記者24日從市總工會獲悉,在近日舉行的第四屆海峽兩岸(福州)職工創新創業創造大賽上,臺胞組銀獎專案——超音波驅鳥器引起了投資機構的關注。據悉,該專案在兩岸均申請了專利,目前已在兩岸部分變電站和機場投用。
專案發明人、迪菲循飛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姜自壯告訴記者,做驅鳥器是“歪打正著”。“我以前是臺灣航空公司派駐大陸的工作人員,時常遇到大陸機場的朋友問我,臺灣電子產業比較發達,有沒有驅鳥效果更好的機器,機場太需要了。於是我就回臺灣做市場調查,發現竟然沒有!既然這是市場空白,又有那麼大的需求,何不試試自己研究?”於是,姜自壯辭去工作,於2020年起拉了電子、設計等專業朋友成立公司,專門研究驅鳥器。
“最開始苦於沒有突破點,有效距離在10米左右的同類產品比比皆是。怎麼才能把距離打遠?一次聽演唱會時,我得到了啟發。”姜自壯說,演唱會現場那麼大,可是坐在最後一排的觀眾都能清楚聽到歌手聲音,於是他很快聯想到,這個定向聲學超音波原理可以借鑑。
2021年,第一代產品誕生,正苦於找不到客戶試用時,機會來了:當年11月一場發生在臺灣雲林的大停電事故,讓姜自壯做成了第一單生意。記者看到,當時臺灣媒體報道說,臺灣電力公司一座變電站鐵架上,一大塊鳥屎流下導致跳閘,引起5萬多戶停電,20多人搶修到半夜。“電力公司找到我,說要試試產品。沒想到效果出奇地好。就這樣,臺灣目前有12個變電站用了我們的產品。”
姜自壯說,臺灣農業發達,農場主聽說有這個好東西,也紛紛找上門。臺灣媒體就此作了報道,當地著名農業專家李法憲說,他之前種的水稻被麻雀吃得只剩不到三成,裝了2臺驅鳥器後,收成有了保障。“儀器在有效範圍內能形成一道看不見的牆,鳥飛進來會覺得魔音穿腦,難受得待不住。但有效範圍之外,鳥兒可以自由嬉戲覓食,而驅鳥器發出的噪聲人類完全聽不到。相比用鞭炮轟鳥等土辦法,這是一個讓人類與鳥類共存的更環保更聰明的方式。”李法憲說。
在三創大賽決賽路演現場,姜自壯向評委展示了專案應用情況和前景。“現已做到第三代產品,一個只有1公斤~2.5公斤重,如A4紙大小,能24小時持續執行,耗電量只有電燈泡的三分之一。接下來,我們還會研發AI功能,讓它不僅能驅鳥,還能監測、巡查、傳輸資料等。”姜自壯信心滿滿地說。(記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