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池龍舟水 濃濃兩岸情
2023-06-06 16:32:03來源:福建日報
兩岸健兒集美賽龍舟。 沈威 攝
雲旗獵獵,雷鼓嘈嘈,一條條龍舟在賽道上劈波斬浪,飛馳競渡,上演水上的“速度與激情”……
6月3日—4日,2023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暨第十六屆“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第八屆中國龍舟拔河公開賽在廈門集美舉辦。本屆賽事以“兩岸一家過端午,百年學村賽龍舟”為主題,來自海峽兩岸的47支隊伍在集美龍舟池飛槳逐浪,奮楫向前,共享競渡樂趣,共敘同胞情誼。經過激烈角逐,最終,安踏體育隊和集美街道隊分別以1分46秒08和2分03秒66的成績,摘得“嘉庚杯”和“敬賢杯”桂冠。集美街道隊和臺北旭源隊分獲拔河公開賽前兩名。
同舟奮楫
暢敘兩岸同胞情
作為兩岸同根同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峽兩岸龍舟賽起源於陳嘉庚先生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凝聚各方力量的龍舟賽事。1955年,陳嘉庚先生親自選址,在集美開闢我國第一個龍舟競技賽專用人工池,這個全國獨一無二的龍舟池池畔環繞風格獨特、中西合璧的“嘉庚建築”——道南樓、南薰樓,四周還建有數座仿古建築的琉璃瓦頂樓臺、廊廡和亭榭,以北岸居中的“南輝”亭為主觀景臺和指揮台,具有強烈的閩南僑鄉特色。
自2006年開賽以來,海峽兩岸龍舟賽已成功舉辦了十五屆,並於2017年正式納入海峽論壇。賽事不僅成為集美重要的文化品牌和廈門的城市名片,更是密切海峽兩岸民眾血脈聯絡、增進兩岸同胞文化認同的重要平臺。
一池龍舟水,濃濃兩岸情。本屆賽事的47支參賽隊伍中,臺灣隊伍就有19支(含大陸臺胞隊伍2支),共有約500名臺胞報名參賽。來自臺灣的報名選手中,超過半數是青少年,近半臺胞選手首次登“陸”。此外,本屆龍舟賽延續兩岸龍舟裁判合作、交流、共同執裁,特邀4名臺灣裁判參與,彰顯集美龍舟賽溝通兩岸的特色。
“很開心能和兩岸同胞共同參與這次龍舟賽。”臺灣輔仁大學男子龍舟隊隊員林俊廷今年第一次“登陸”參賽。他表示,一段時間來,隊員們和參加本次比賽的兩岸同胞一起比拼技藝,切磋交流,彼此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臺北霞海城隍廟男子龍舟隊主要由一群熱愛龍舟運動的青年業餘愛好者組成,教練陳雨霖已是第三次帶隊參加海峽兩岸龍舟賽。陳雨霖表示,多接觸才能多瞭解,希望透過賽事切磋交流的方式,進一步增強兩岸之間的交流交往。此行,臺北霞海城隍廟男子龍舟隊還從臺灣帶來了紙藝龍舟文創作品送給參加比賽的兩岸同胞,希望以禮物為媒,不斷增進同胞之間的感情。
雅趣端午
展現中華文化魅力
細膩逼真、妙趣橫生的木偶戲表演;巧手翻飛,你追我趕的包粽子大賽;琳琅滿目、熱鬧非凡的創意市集……龍舟池上百舸爭流,激戰正酣,位於龍舟池南岸的南堤公園,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踴躍參與。
為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端午文化、龍舟文化內涵,本屆龍舟文化節在保留原有端午龍舟特色民俗活動的基礎上,設定風雅端午、童趣端午、民俗端午、潮玩端午四大主題,透過龍舟遊園會、龍舟文化奇妙夜等活動,讓更多市民群眾透過“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體驗龍舟運動、傳承龍舟精神,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今年時值陳嘉庚先生創辦集美學校110週年、集美學村命名100週年,為弘揚學村文化特色品牌,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傳承,本屆龍舟文化節還邀請兩岸青年以文會友,共同挖掘百年學村積澱的厚重文化和精神內涵。
3日下午,“去有詩的地方看海”第十八屆集美(端午)詩歌節在集美集影視文創園舉辦,來自全省各地的近百位詩人、文學愛好者匯聚一堂,歌詠美好生活,分享創作感悟,暢談人文集美的詩意之美。
“我們希望透過深入挖掘集美的嘉庚精神及華僑文化、學村文化、閩南文化等‘一精神三文化’內涵,聚焦傳統文化煥新、品牌文旅體驗打造以及兩岸青年融合,在傳承創新中把集美龍舟文化節這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讓百年學村文化煥發出新時代的魅力和風采。”集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 黃鑫 林澤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