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 >> 兩岸交流 >> 海青故事

臺青樂當新農人 躬耕“江南一點田”

2023-06-09 16:59:04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蘇州6月9日電 題:臺青樂當新農人 躬耕“江南一點田”

  午飯時分,在江蘇崑山旅遊度假區益點田親子農場,工作人員圍坐在一起,吃著親手種植的蔬菜、養殖的雞蛋,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不知情的人,很難從一群人中區分出臺青農場主郭典易。

  出生於臺北的郭典易是典型的“城裡小孩”,小時候對田園的印象僅限於偶爾去鄉下外婆家。在鄉間,郭典易曾因怕蜘蛛晚上不敢睡覺,也曾一群人搭土窯烤紅薯,結果卻忘了把紅薯埋在哪。孩童時的寶貴記憶,成了推動郭典易未來事業的原動力。

  臺北、東京、上海……長大後,郭典易進入一家世界500強企業,依舊輾轉於大城市之間。直到2011年,因為工作的原因來到江南的縣城崑山。在這裡,他與一位大陸女孩相戀並結婚,有了可愛的孩子。為了讓孩子吃的食物更加綠色、健康,郭典易和大陸的朋友們投資了一處農場,“在江南有了一點田”。不承想,原本想做投資者,最後卻成了運營者,城裡人郭典易在江南當上了新農人。

  曾經一派水鄉田園風貌的崑山,如今已是廠房遍地,2020年更成為中國工業總產值“萬億俱樂部”中的首個縣級市。一位“土生土長”的城裡人在此務農,難度可想而知。

  郭典易回憶,“起步之初,有知識、有能力的年輕人不願意到鄉下來,農場都招不到人。”幸好,“農林22條措施”等政策措施適時推出,崑山市臺辦等政府部門也幫忙協調銀行進行融資,解決了資金的困難,並給予了科普教育基地補貼、有機肥補貼等幫助。農場漸漸吸引來一批嚮往田園生活的“80後”“90後”,甚至有海歸及來自網際網路大廠的運營總監、客服等專業人才加入,齊心協力在這“一點田”上耕耘。

臺青樂當新農人 躬耕“江南一點田”

  2022年5月,郭典易(左一)與孩子們一起清除加拿大一枝黃花。 受訪者供圖

  行走于田間地頭,渴了就摘下蔬菜大棚中的小番茄,在衣服上擦一擦吃下肚;乏了就在地裡摘一葉薄荷,揉搓之後嗅一嗅清香提神……對郭典易來說,這種“復得返自然”的生活異常可貴,他也想把這份快樂教給和過去的自己一樣“五穀不分”的孩子們。

  “我希望能在這裡讓小朋友瞭解大自然。我們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設計了不同的課程,還會根據二十四節氣安排活動:清明時節包青團,小滿前後釀青梅露、青梅酒。大家為昆蟲搭窩,在田裡捉泥鰍,赤著腳感受大地的溫暖。”郭典易神采飛揚地說道。

臺青樂當新農人 躬耕“江南一點田”

  2020年11月,郭典易(右一)帶領大家體驗打穀子,感受秋收的喜悅。 受訪者供圖

  郭典易與同事會帶領孩子們用半年的時間記錄、觀察、體驗莊稼的生長,從種植、施肥、採收,再到親手做成菜。他說:“我們希望孩子們在實際動手中理解‘汗滴禾下土’的意義,知道食物不是手機一喊、冰箱一開啟就能輕鬆獲得的。現在我們有了一批忠實的小粉絲,有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參加活動,熬過草莓醬、割過稻子、包過青團,在這裡‘和大地有了一點交情’。”

  目前,郭典易共運營著智慧農業園、無公害水產養殖基地、親子農場等約400畝土地。農場的線上商城加上微信群共有7萬多名客戶,每年營業額近500萬元人民幣。同時,他還發起成立了“小農聯盟”,集合大陸各地有著同樣鄉土情懷的年輕人,透過搭建平臺幫助他們更好地對接客戶,根據所處區域和種植能力協助他們進行科學的市場規劃,並且傳授有機的種植方式、提供種子與技術指導,後續還幫忙銷售,讓熱愛“一點田”的年輕人們可以“多點甜”。(記者 鍾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