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 >> 精彩海青節 >> 品牌活動 >> 第二屆“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系列活動

播下協商民主“種子” 鋪就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2023-08-14 10:59:59來源:中國日報網

播下協商民主“種子” 鋪就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8月9日下午,2023“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活動舉行。活動共吸引到兩岸問題研究專家學者、在閩就讀臺生、創業就業臺青、臺灣教師代表、臺胞專業人才代表、臺盟青年盟員、政協青年委員、涉臺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王鍾賢率領的13人臺灣團組熱情參與。據統計,蒞臨現場的兩岸青年超過百名,其中臺灣青年60名,首次來大陸的有11人。

  共襄盛舉,為兩岸交流打好制度根基

  活動以“協商民主與兩岸融合發展”為主題,採用“臺青分享+專家點評+港澳委員採訪+臺上臺下互動”方式開展,聚焦“全過程人民民主”以及“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等話題,在延續“協商民主故事”與“兩岸融合發展故事”主題的基礎上,深度挖掘協商民主實踐當中的臺灣聲音,進一步加深臺灣青年對祖國大陸政治體制,特別是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深入瞭解,增強臺灣同胞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播下協商民主“種子” 鋪就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中華海峽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蘇恆在致辭中說,大陸民主的獨特性,體現在協商式的民主,讓執政黨之外的社會賢達、各黨各派,各族群、各職界類別,以政治協商的方式,參與其間;讓各種聲音、意見都有彙集討論的機會,展現中國式獨特的政治運作方式。大陸以改革開放短短40年就創下人類發展奇蹟的治理績效,其中協商式民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接受一切可以接受的意見。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阮詩瑋在致辭中表示,本次主題分享活動,就是為臺灣同胞增進對祖國大陸政治體制的認識和了解,為兩岸青年朋友更好地交流交友交心、厚植情誼搭建平臺,透過深入、廣泛的溝通交流,傾聽彼此真實聲音,讓我們的心貼得更近,讓我們的情融得更深。真誠希望我們能攜起手來,共同把握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不負使命,齊心共進,在推進兩岸融合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程序中展現責任擔當、實現更大作為。

播下協商民主“種子” 鋪就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延續友誼,再續情緣。2022年,“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活動首次從日常線下活動擴大升級成為集中性主題分享活動,並納入“海青節”系列活動。同時,得到了國臺辦、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的大力支援和悉心指導。

  值得一提的是,為幫助臺青在當地能夠更好地發展和融入,在去年的活動中,福州市政協委員和臺青及臺青代表進行了結對子,真正做到以情促融。當天,上屆結對子嘉賓共同登臺,舉行傳承儀式,傳承務實做法和探索精神,幫助更多在大陸工作與生活的臺青順利融入。

  動人講述,為兩岸融合貢獻應有之力

  你說我聽、你問我答、你分享我回應……進入活動中心環節,臺青們現身說法,透過在祖國大陸生活、工作的真實經歷,講述自己對民主協商這一政治體制的切身體會。十二屆福建省政協委員、資深媒體人成楊,中華海峽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蘇恆進行了精彩點評。

播下協商民主“種子” 鋪就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臺灣青年對大陸民主制度瞭解嗎?十三屆廣州市政協列席臺胞鄭明嘉透過一段自制VCR展現了真實的一面——很多臺灣年輕人連聽都沒聽過。“對於政治協商這樣一套行之有效的民主體系,臺灣年輕人不去了解、不去思考,確實可惜。”鄭明嘉說,2022年,自己參加了臺盟中央舉辦的兩岸融合發展交流營活動,瞭解到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是如何參政議政的,很受啟發,“未來,作為兩岸融合的排頭兵,我將繼續發揮‘小石子’的精神,讓更多的臺灣青年真正瞭解大陸的政治體制,融入祖國大陸的發展。”

  “聽完明嘉的講述,我覺得最能打動我的就是兩個字,‘認同’”嘉賓成楊說,明嘉的經歷實際上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結論,就是在兩岸融合發展過程中,臺灣青年融入大陸社會越深入,認同的地方也越多,“真誠祝願明嘉能繼續引領更多臺灣青年融入大陸社會,也希望你能把‘臺灣青年之家’開到福州來,相信省、市政協一定會成為你們這個臺灣青年之家的‘家’。”

  “參加政協活動幾年了,真的是每次都有新的認識、新的驚喜。” 福州大學臺灣教師王量弘不禁感慨,回憶起自己參加福州市政協重點提案“關於推動我市惠臺政策措施精準落地的建議”督辦會的經歷。“這些親身經歷讓我發現,大陸的民主決不是嘴巴說說,而是大家平等協商,充分傾聽,再匯聚成解決方案去執行,我想這就是全過程人民民主最好的表現。”

播下協商民主“種子” 鋪就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從你的講述中,我可以感受到你很喜歡提建議,告訴你一個秘密,政協就喜歡擅長髮表真知灼見的人。”嘉賓成楊風趣地說,像王教授這樣不帶偏見,敞開胸懷,主動去認識去理解去融入大陸社會的心態,就值得更多準備來大陸的臺灣青年借鑑。福建與臺灣一水之隔,也期望臺灣更多年輕人能到福建走走,親眼所見,親身體會一個真實的福建。

  在榕臺青許真真是一名網際網路創業者。“臺青能夠這麼方便、安心地在福州開展直播事業,離不開2020年底出臺的《福州市關於進一步支援臺資企業發展和推進臺灣青年就業創業的措施》。”許真真說,這項政策的誕生,正是福州市政協透過專題協商、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方式收集意見建議後,福州市政府專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透過市臺港澳辦等有關部門積極推進落實的,“大陸的政治制度真的可以獲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惠及百姓,這讓我對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充滿希望。”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參與政協活動,為經濟的發展、兩岸的融合建言獻策,貢獻良多,這是讓人十分欣喜的現象。我希望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能夠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認識到大陸制度優良。”嘉賓蘇恆說。

  身體力行,為兩岸一家暢想更美未來

  隨著現場氣氛愈加熱烈,來自香港的十三屆福建省政協委員邱誠隆和來自澳門的十三屆福建省政協常委張源也加入了討論。

  邱誠隆表示:“協商民主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透過協商民主,各方得以平等參與決策過程,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需求。”張源也十分贊同這個觀點:“一個制度好不好,無需贅言,資料會說話。如果一個制度能夠讓政治穩定,社會安全,經濟蓬勃發展,我認為就是一個好的制度。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一國兩制’就是一個好制度。”

  福州市臺協會會長蔣佩琪接過“話頭”:“現在大陸正處於全面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中國式現代化強國的程序,不容臺灣同胞缺席,所以我們要積極參與、不能光是做見證者,要做參與者,更要做貢獻者,認真落實兩岸多元化、多維度的深度融合。兩岸同胞手拉手、心連心,共同促進偉大祖國復興的中國夢早日實現。”

播下協商民主“種子” 鋪就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活動不只是一年一見的聚會,更是協商民主的見證。為讓更多的臺青臺胞深入瞭解政協制度,“走進政協·臺灣青年說”活動經過了長期的調研積累。今年以來,主辦方組織參與臺青深入福州閩清、永泰、晉安以及臺青集聚的各大高校等,進行了近十次的調研活動,廣泛收集基層臺青的意見和建議,現場協調解決臺青的困難,同時也讓參與調研的臺青真正感受到政協的運作和成效。

  本次活動為第十一屆海青節系列活動之一,由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辦公室、福建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福州市政協、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主辦,福州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福州市臺港澳辦、臺盟福州市委員會、福州市臺灣同胞聯誼會、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承辦。(記者 胡美東 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