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話氣象 “海峽氣象青年說”活動在榕開展
2023-08-14 11:07:24來源:東南網
10日,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海峽氣象青年匯系列主場活動“海峽氣象青年說”在福州舉辦。活動邀請了海峽兩岸氣象、生態、文旅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青年代表等齊聚一堂,回顧展望了兩岸氣象、文旅、科技等領域的合作,為海峽兩岸氣象融合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氣象嘉年華” 讓氣象傳播更具福州特色
“講真的,這個線面好像我們的面線大陸版。”“這個模型也太逼真了吧,我要天天有福,福氣滿滿。”“太接地氣啦!這個VR氣象互動,虛實結合,科技感滿滿。”今日,“海峽氣象青年說·氣象嘉年華”剛剛開啟時,現場來賓在福氣文化展示區驚歎不已。民俗活動、打卡集章活動、氣象科普互動引發現場嘉賓紛紛駐足,五福元素與非遺文化碰撞,令人眼前一亮。
“福天”“福地”“福山”“福水”“福氣”是福文化重要載體,也是本次嘉年華活動的文化核心。以“迎福香”展區為例,甄選素有“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美譽的福州單瓣茉莉花進行展示,透過茉莉手串及香囊的製作、茉莉花茶品飲等,讓兩岸青年深度體驗福州茉莉花文化。
據瞭解,福州獨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種植出的茉莉花的香氣清香,也造就了福州成為全世界茉莉花最重要的產地。2022年,福州農業氣象試驗站聯合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綜合氣溫、雨量、溼度、日照等氣象因素,提出福州市地方標準《茉莉花氣候品質等級評價》,為今後茉莉花種植戶生產高產優質的茉莉花提供指導參考。目前,該標準已經入選2022年福州市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茉莉花也擁有了氣候品質“金名片”。
發揮“氣緣”優勢 搭起氣象數字橋樑
“我們來做有福之人啦!”8月7日,臺灣青年黃翊宸與52名臺灣青年透過“小三通”航線順利抵達榕城,正式開啟海峽氣象青年匯之旅。
“兩馬”航線是福馬共同家園服務檯胞的重要視窗。今年1月8日,中斷了近3年的“小三通”客運航線正式復航,不僅為廣大金門、馬祖鄉親返鄉探親提供便利,還重新架起了一座海峽兩岸合作和交流的橋樑。“終於可以直達福建了,不用再輾轉。”臺灣青年陳筱婷懷抱激動的心情,滿臉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去年年底,氣象部門主動對接復航氣象保障事宜。氣象預報準確、及時、有針對性,是航線應對大風等天氣的錨石。”馬尾碼頭客運站錢站長說。
據悉,福州市氣象局針對馬尾區政府提出的氣象需求,進一步完善氣象區域站網,新建七要素琅岐碼頭區域自動站,推進rola海霧組網建設;並將風向、風速、大霧等氣象要素作為重點引數,充分考慮航線路徑和海域變化特點,構建兩馬航線氣象風險預報模型,將海上精細化氣象網格預報結論應用於智慧氣象服務模組,基於“氣象精靈”打造了“兩馬”航線數字應用場景。
福州市氣象局局長陳春寶表示,這一場景可根據天氣實況和預報自行識別判斷,智慧提醒使用者航線潛在的氣象風險,並實時展示報警資訊。兩岸民眾可透過微信公眾號“福州天氣線上”及時獲取精準氣象資訊和預警資訊,合理安排出行。
面向臺灣海峽的氣象服務能力建設一直是福建推動氣象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從1959年起,海峽氣象就開始交流互動。福建與臺灣“地緣”相近,海峽兩岸天氣氣候背景相似。福建省發揮“氣緣”優勢,率先開啟對臺氣象預報服務,突破若干個“從無到有”,創下業界諸多“首個”,被譽為“未三通,先通氣”。尤其是2018年以來,閩臺氣象交流進入“兩定兩常”模式,兩岸氣象界不斷深化交流合作,給兩岸同胞帶來巨大的氣象紅利。
近年來,為服務兩地民生,榕馬氣象部門還展開了緊密的合作,例如,兩岸圍繞打造“福馬共同家園”,加強與兩地碼頭、航運公司的合作,開展兩馬航線氣象服務,創新發布馬祖旅遊氣象指數預報等,透過強化兩岸氣象設施共建、資源共享,促進雙方交流交融。
“氣象+文旅” 聆聽福馬共同家園之聲
今年6月,作為進一步探索“氣象+文旅”深度融合的產物,“兩岸氣象聽我說”大賽正式啟動。星光、皓月、雲汐、霓虹、晚霞……膠片定格的氣象之美成為本次“兩岸氣象聽我說”圖文組座上賓。酸雨、閃電、冰雹、雨水、熱浪則為短影片組所鍾愛。
本次大賽共吸引超過1500名兩岸青年參加,收到425份氣象景觀圖文作品(其中臺灣73份),300份氣象創意短影片作品(其中臺灣72份)。經過激烈角逐,蘇朝陽《星空下的殘缺之美》、陸廣泉《燈光照亮白雲》榮獲氣象景觀圖文大賽金福獎;在創意短影片組,臺灣青年莊子瑩、魏廷翔、高語菡的作品分別拿下金福獎、銀福獎。此外,還有34件優秀作品獲獎。
“‘兩岸氣象聽我說’活動融合旅遊打卡與氣象科學,面向海峽兩岸青年徵集氣象影片和圖文作品,希望用通俗易懂、風趣幽默的方式推薦分享兩岸富有魅力和人文內涵的氣象景觀新地標,也是我們草根式科普的一次嘗試。”福州市氣象局副局長童華君表示。
充分挖掘海峽兩岸氣象旅遊資源,助力兩岸生態旅遊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海峽兩岸共同努力的方向。福建省在“清新福建·氣候福地”基礎上,創新推出“四時福建”天氣景觀預報文旅資訊產品,將氣象旅遊資源直接轉化為旅遊生產力,帶動“氣象+文旅”資源開發。
福建省氣象服務中心副主任黃鈴光表示,“四時福建”依託72小時氣象預報,以時間為軸,全年365天,每天以風景美圖、創意海報、音影片、互動話題等形式,向遊客精準推薦福建省各地的最佳出遊地、氣象景觀打卡點、民俗風物等,引導全國遊客“精準”遊福建。
海峽兩岸依水相連,風土同天。未來,海峽兩岸氣象人還將進一步探索融合發展模式,共享氣象科技最新研究成果,共商氣象服務民生,實現榕馬兩地氣象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向氣象高質量發展挺進。
本次活動由中國氣象學會、福建省氣象局、馬尾區人民政府主辦,福建省氣象學會、福州市氣象局、馬尾區臺港澳辦承辦,臺灣氣象服務產業發展協會、福州市氣象學會、馬尾區氣象局、馬尾區團區委、馬尾區旅發中心協辦。 (記者 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