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和樂融融 築夢第一家園
2024-02-01 16:52:21來源:福建日報
2023年,福建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繼續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努力建設兩岸往來最便捷、合作最緊密、政策最開放、服務最貼心、交流最活躍、情感最融洽的第一家園。
以通促融 合作更緊密
融合發展,基礎在“通”。一年來,福建持續發揮優勢,突出以通促融,擰緊合作鏈條。
“小四通”取得新進展。通水方面,2023年向金門供水666.8萬噸,日均1.83萬噸。5年來,福建累計向金門供水達3000多萬噸。完成向馬祖管道供水福州陸上側工程;通電方面,向金門、馬祖通電專案福建側換流站已核准;通氣方面,福建已基本具備LNG罐箱供氣條件;通橋方面,廈金大橋廈門側專案廈門第三東通道已開工建設。
經貿合作穩中有進。閩臺合作的主導產業捷報連連,石化產業上下游產業鏈逐步完善,古雷煉化一體化一期專案建成投產。機械裝備業朝智慧化、高階化發展。新設臺企數、實際利用臺資位居大陸前列。農業利用臺資的數量和規模穩居大陸第一,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連獲優秀等級。
標準共通不斷推進。推出第二批兩岸標準共通試點13項,釋出兩岸共通標準76項。啟動兩岸行業標準共通條例立法工作,造福兩岸業者。
以惠促融 服務更貼心
融合發展,活力在“惠”。一年來,福建堅持以惠促融,各項惠臺利民政策措施不斷健全,政策覆蓋面、臺胞受益面進一步擴大。
為了讓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政策落實落細,福建各地各部門打出“組合拳”。針對在閩創業臺灣農民,推出“臺農貸”線上辦理升級版;支援金馬地區企業及在閩登記註冊臺資企業申報“福建老字號”;福州、廈門、平潭等地面向臺青推出相應免租房和公租房;平潭在大陸率先實現臺企註冊業務“全程網辦”;推動“三醫一張網”建設,方便臺胞辦理醫保、健保報銷;推動臺胞移動支付便利化;增設臺胞辦證視窗,提供“就近辦”“馬上辦”“便利用”服務等,讓臺胞在閩就業創業更有保障,生活工作無後顧之憂。
2023年,超千名臺青來閩實習就業創業,一批臺青參與福建400多個村莊的專案建設;福建率先開展依據臺灣“分科測驗”成績招收臺生試點,對臺招生人數創歷史新高。一大批臺胞在福建擔任教師、醫生、社群營造師,有的還獲得“非遺傳承人”“勞模”“三八紅旗手”稱號及“青年五四獎章”等。
從安居到樂業,從追夢到圓夢,越來越多臺胞以“新居民”身份融入“新家園”。
以情促融 交流更頻繁
融合發展,紐帶在“情”。一年來,閩臺民間線下交流不斷,各種兩岸交流活動輪番登場,讓彼此心貼得更近、情融得更深。
品牌活動顯成效。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在廈門等地舉辦,吸引了7500名臺胞線下參會,其中,島內來閩臺胞約5300人。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吸引了近3000名臺青參加,覆蓋臺灣22個縣市,參會規模創新高,進一步擦亮兩岸交流的“金字招牌”。
文體、民俗交流入島。去年,我省一批民間文化、體育、宗教等領域團體入島交流。如,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第十七屆金門書展(臺、澎、金、馬)巡迴展等入島舉辦,我省非遺文化亮相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組團赴金門參加第十一屆廈金海峽橫渡活動;海澄城隍金身入島巡安,實現2020年以來大陸神像入島“零的突破”……
福建還發揮宗親、鄉親、姻親、信俗“四大紐帶”優勢,常態化舉辦民間信仰、族譜對接、尋根謁祖、宗親聯誼等活動,為兩岸民間交流架起“彩虹橋”,進一步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2023年9月以來,福建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省委省政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從便利臺胞往來和生活、深化閩臺經貿合作、鼓勵臺胞就業創業、推進涉臺法治建設四方面,釋出首批15條政策措施;12月,福建省《實施意見》釋出,圍繞打造兩岸社會融合示範樣板、兩岸經濟融合示範樣板、兩岸同胞情感融合示範樣板、構建福建全域融合發展新格局等方面,提出22條措施,繼續為臺灣同胞行便利、增實惠、添福祉。
新起點,新徵程。福建將強化責任擔當、勇於先行先試,著力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攜手臺胞共同築夢第一家園。(記者 吳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