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乾部 興福州|王楠:在兩岸青年心中種下友好的種子
2024-02-05 08:09:45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唐蔚嬙
在兩岸青年心中種下友好的種子
講述人:市臺港澳辦交流處處長 王楠
轉眼,海峽青年節已經舉辦了十一屆,我從一名小科員成長為統籌海青節業務的處室負責人,親眼看著這個孩子從呱呱墜地、蹣跚學步,到如今漸成少年,並被國臺辦點贊為在臺青中最具吸引力、號召力、影響力的兩岸青年交流“金字招牌”。
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創造更好條件讓臺灣青年樂意來、融得進、發展好。
首先,呼應臺灣民眾“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組織臺灣青年在暑假期間集中來榕參加活動是一大挑戰。在省市部門指導下,我們積極動員島內有關協會、人士協助,協調直航、“小三通”客運航線,實現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集中活動期間成功舉辦17項活動,1396名兩岸青年參加活動。其中,臺灣青年有816名,參會臺灣青年遍及臺灣所有22個縣市,覆蓋從小學到博士再到就業創業青年群體。臺灣青年參會規模超過歷屆。
如何讓臺青樂意來?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在搭建活動框架時,我們從關鍵詞“青春嘉年華”入手,創新活動主題、活動形式和活動氛圍。重新啟用海峽青年交流營地,近千名參會的兩岸青年入住位於琅岐島的營地,同吃同住同活動;將海峽青年節峰會從傳統論壇活動模式改為沉浸式情景展示,打造一場兩岸青年傾情參與、有共鳴、能共情的青春聚會;首次引入海峽兩岸霹靂舞大賽、閩臺馬術邀請賽、“海峽杯”青年撲克大賽等一批更時尚、更具青春活力的交流專案。
如何讓臺青融得進?我們持續推動兩岸青年在更多領域深入交流、融合發展,第十一屆海青節按照集中活動和全年系列活動兩個階段,全年開展35項活動,涵蓋數字經濟、鄉村振興、人才交流、氣象環保、非遺傳承、實習就業、創新創業等眾多領域,為不同領域的臺灣青年“來大陸一趟”提供理由和機遇。
如何讓臺青發展好?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聯合大陸多省市為臺青提供5000個優質就業工作崗位。這意味著,海峽青年節不僅是交流互動的平臺,更催生了一系列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政策和措施,為臺灣青年來榕創業就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好。
心靈的感受總是最直接、最真實、最無法遮掩的。在一起時,兩岸青年徹夜暢談;離別時,他們相擁而泣。兩岸青年的切身感受是兩岸交流勢不可擋最直觀的表達。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捕捉到和遵循著兩岸青年交流逐漸累積的量變,海峽青年節才能夠一路走來,我也越來越堅信,在兩岸青年之間種下友好的種子,是對的事情,是千千萬萬的臺辦工作者正在努力做的事情。 (記者 唐蔚嬙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