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親 融合向未來
2024-01-16 07:36:14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唐蔚嬙 原浩
兩岸一家親 融合向未來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州實踐系列述評之五
2023,一個時間刻度,一個歷史節點。
這一年,是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在這一年,福州擔起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先行城市的光榮使命——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首次專門為福建發展制定政策,出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
新時代的榕臺融合發展,站在新起點、擔當新使命、開啟新徵程。
回望過去一年,福州把握歷史大勢,勇擔時代重任,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在這條路上,越來越多臺灣同胞也積極匯入前進的洪流,兩岸同胞攜手共謀發展、共擔使命、共享成果、共創未來。
臺灣學生與家長參觀三坊七巷,並與福州美景合影。記者 原浩 攝
以通促融
建設“往來最便捷、合作最緊密”第一家園
年關將至,福州港琅岐對臺客運碼頭十分熱鬧,來自馬祖的陳先生夫婦這兩天在福州採購的年貨整整裝了2大箱。然而,陳太太表示還沒買夠:“乘船過來只要1個多小時,過兩天還要再來逛逛夜市。”
寬敞明亮的碼頭大廳內,“‘兩馬’一小步,兩岸一大步”的大字十分醒目。
2001年1月2日,507名馬祖民眾乘坐“臺馬輪”從馬祖福澳港直航福州馬尾港,從此拉開了閩臺人員直接往來的序幕。如今,臺灣海峽早已被越織越密的兩岸航線貫通。過去一年,兩馬、黃馬“小三通”和榕臺空中客運航線相繼復航。截至目前,福馬“小三通”航線已執行超900航次,運送旅客超3.3萬人次
一馬當先的“小三通”,是榕臺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福建的對臺先行先試作出明確指示。
去年舉行的在第二十五屆海交會期間舉辦的第六次福馬磋商會上,福州、馬祖交換《福馬共飲一江水共識書》,雙方首次在福馬通水工程方面進行共識文字交換,從大陸引水至馬祖的計劃更近了一步。
福馬鄉親同心奮進,福馬“小四通”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向馬祖管道供水福州陸上側工程完成,累計向臺灣船隻生活補水310噸。向馬祖通電專案福建側換流站已核准,已具備向馬祖船運供氣條件,向馬祖通橋專案已形成規劃和工程技術方案。
憑藉地緣相近的優勢,福州與馬祖率先融合發展,“福馬共同家園”示範效應不斷凸顯。
“做對的事情,就堅決而行!”一年來,馬祖縣長王忠銘先後5次率團來榕參訪,廣大馬祖鄉親也紛紛來福州祭祖、參訪、交流,觀摩大陸的發展進步,感受同胞的熱情真誠。
在兩岸有關方面密切溝通下,淡菜首次報關進入馬祖,解決了大陸淡菜進入馬祖市場問題;時隔3年多,首艘臺灣漁船於去年9月靠泊黃岐碼頭修繕;1月6日,中斷了近3年的連江縣黃岐對臺小額貿易航線恢復運營……
以惠促融
建設“政策最開放、服務最貼心”第一家園
“現在在這裡有了熟悉的朋友圈,感覺很親切。”來到大陸4年,輾轉多個城市後,臺胞曾柏文在去年2月入住臺胞公寓,決定長住福州。“有了家,就不用繼續漂泊。”
位於福州晉安區嶽峰鎮桂溪社群的香檳小區,是福建最大的臺胞聚居公寓。自2021年底福州面向就業創業臺胞推出臺胞公租房以來,截至去年底已受理4批次申請,共有267戶411名臺胞陸續入駐公租房,同時推出為來榕求職的臺灣青年提供短期免費過渡住房。臺胞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入選福州市特色微創新改革案例,並上升為全省舉措,在全省複製推廣。
從安居到樂業,從追夢到圓夢,如今越來越多臺胞被福州不斷釋放的善意和利好吸引,正以“新居民”身份,融入“新家園”。
在倉山區蓋山投資區,福建福順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升樺拿著圖紙,看著眼前工程車忙碌穿梭,信心滿滿謀劃著新專案。
總投資10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的福順半導體新廠區,3個多月前正式破土動工,晶圓廠投產後年產能翻一倍,可以達到120億顆,“公司產能擴大後將迎來新一輪發展,目前正在準備在大陸上市。”李升樺說,臺資企業在福州享受的補貼和優惠政策,是對企業最直接受用的。
同樣紮根福州十餘載,臺企光隆精密工業(福州)有限公司從一個汽車零部件起家成長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援和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的扶持下,光隆精密不斷轉型升級、增資擴產。去年底,公司投資9億元建設光隆福州商務用車(新能源)零部件製造基地專案動工。
一直以來,福州始終熱情擁抱前來的臺商,協助在榕臺商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2023年全市新批准臺商投資專案300項,比去年增長24%。截至2023年9月,全市累計批准臺資專案4851個,合同臺資130.94億美元
“從照顧臺胞子女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享受就近就便入學,到許可臺企同等參與新基建、支援臺企上市,各種惠臺政策措施愈加具體、細膩,讓我們愈加感受到家的暖意。”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蔣佩琪說。
以情促融
建設“交流最活躍、情感最融洽”第一家園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希望這樣的交流不是句號,而是未來交流的連線符”“我們心意相通,定會有數不盡的重逢”……盛夏的榕城,一年一度的海峽青年節如約而至,當兩岸青年在海峽青年節峰會上道出心聲,種種“心有靈犀”亦感染了場內場外的無數觀眾,
這場屬於兩岸青年的嘉年華,以炫彩的青春舞步、鮮活的交流互動、真摯的共情共鳴,在海峽兩岸間掀起了情感交融的浪潮。
第十一屆海峽青年節全年舉辦35場活動,吸引超3000名臺灣青年參加,遍及臺灣22個縣市,臺灣青年參會規模超過歷屆。自2013年首次舉辦以來,海青節已經成為兩岸規模最大、領域最廣、參與臺灣青年最多的交流平臺,被國臺辦點贊為兩岸青年交流的“金字招牌”。
村居對接、尋根謁祖、朝聖祭祀……福州推動對臺特色交流活動持續開展,密不可分的兩岸情緣隨著交流融合綿延不絕。
2023年4月10日下午,17名馬祖村長透過“兩馬”航線抵達琅岐港,開啟福馬交流以來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次基層交流。
“我們到福州就像回家一樣。”時隔三年,年逾古稀的馬祖坂裡村村長王禮好再次回到了祖籍地長樂鶴上鎮,既感慨又激動。
許多馬祖鄉親的祖籍地在福州,這是他們的根脈所在。“兩馬”同春鬧元宵已經舉辦21屆,各類民俗文化活動場場人頭攢動……一年來,160 項對臺特色交流活動在福州輪番上演,其中4項被國臺辦列為重點交流專案,兩岸同胞在回顧歷史、品味文化中親上再加親。
當老一輩的臺胞,循著血緣親情和民間信仰來到福州;大量臺灣年輕一代,也循著大陸廣闊機遇和夢想而來。
福州敞開胸懷迎接這一撥撥前來的臺灣青年,去年,福州市面向臺青提供5000個優質就業工作崗位,並推進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建立培育,全市新增來榕就業創業臺青超1300人。
幾個月前,“90後”臺青郭屹凡的咖啡工廠正式營業。“我最終的願望是把咖啡打造成福州的文化名片。”郭屹凡說,從一無所有到經營3家店面,再到成立咖啡工廠為全市20多家咖啡店提供咖啡豆,自己一步步離夢想越來越近,離不開利好政策的支援。
2023年,“融”字當選2023海峽兩岸年度漢字。兩岸融合發展,既是大義,更具大利,著眼點和落腳點是增進同胞的親情和福祉,讓兩岸同胞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和郭屹凡一樣,在榕臺胞早已不是客人,而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榕臺同胞滿懷憧憬與期待,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偉大征途上,福州正昂揚奮進。(記者 唐蔚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