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連江縣縣長高雙成:打造“連馬一日生活圈”、環馬祖澳經濟圈
2024-01-26 11:01:41來源:人民網
聚焦2024福建省兩會
如何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州市連江縣縣長高雙成:憑藉“鄰臺近馬”區位優勢,打造“連馬一日生活圈”、環馬祖澳經濟圈
在福建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省長趙龍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促進福馬創新融合,謀劃建設福馬產業合作園區,打造福馬“同城生活圈”。
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連江如何發揮“鄰馬近臺”優勢,助力福建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建設?
“對連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把各項任務執行好、落實好,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立足縣情、發揮優勢,全力做出特色亮點、創出品牌。”大會期間,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州市連江縣人民政府縣長高雙成如是說。
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州市連江縣人民政府縣長高雙成參加分組審議。人民網記者 劉卿 攝
眾所周知,連江與馬祖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歷史淵源深厚,有著“鄰臺近馬”的獨特區位優勢。去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支援福州與馬祖深化融合發展。
以此借力,連江縣先立後破、主動作為、探索創新,積極推進制度創新、專案生成,形成了11個專案17個具體事項的首期連馬兩地共同磋商、共同制定融合發展合作清單,開啟了連馬全方位深度融合發展的序幕。
“我們擬把黃岐鎮打造成為兩岸融合發展試點鎮,在環馬祖澳國家級濱海旅遊度假區建立基礎上,透過努力,逐漸打造成環馬祖澳經濟圈。”高雙成說,根據連江縣產業佈局,推動以“一園多區”形式設立不同型別的“福州馬祖產業合作園區”,透過以點串線、以線帶面,引導全縣不同區位、不同行業找準定位、協同增效,促進兩岸融合向更廣範圍、更大規模、更高層次邁進,實現全域融合發展。
為持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連江縣還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高雙成表示,第一,要把“通”落實好。充分利用黃岐港區正式對外開放透過國家級驗收的有利條件,持續完善黃岐半島5G等基礎配套,加快推動福州向馬祖地區供水工程(大陸側)專案連江段建設,儘快恢復臺灣漁船靠泊黃岐港口維修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加密連馬“小三通”航線航班,發揮連馬航線“黃金水道”優勢,做大做強對臺小額貿易,加快臺灣免稅商場建設,打通關檢和免稅商場通道,促進對臺小額貿易創新發展;加快推進港後方鐵路建設,進一步整合福州現代物流城、遠洋漁業基地、黃岐港、可門港等物流資源,儘快完善相關規劃,積極構建對臺貨運戰略基地與通道。
第二,要把“惠”普及好。為了吸引更多臺灣同胞透過馬祖到連、到榕、到閩就業創業、置業消費,連江積極打造“連馬一日生活圈”,為馬祖鄉親到連江旅遊探親、商貿往來、購物住宿等提供更便捷服務;健全完善臺胞臺商權益保障工作機制,擴大居住證身份核驗應用範圍,積極對接福州兩岸便捷移動支付平臺建設,努力實現臺灣居民居住證與大陸居民身份證社會面應用同等便利,引導更多的臺胞臺企將銀行賬戶設在大陸,並帶著資金、資本,以馬祖為橋樑,到連或透過連江進入大陸投資興業、置業安居;加大連臺、連馬人才交流合作力度,深入實施臺灣高層次人才“五個一千”工程,用好貴安兩岸青年數字經濟電商產業園、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臺灣人才驛站等平臺,擴大臺灣地區職業資格直接採認範圍,推動臺灣青年、產業精英、優質人才來連就業、創業、興業;落實臺商臺企聯系制度,常態化開展走訪,及時解決臺胞臺商的實際困難,引導在連臺企轉型升級、增資擴產,推動更多臺企臺商專案落地連江。
第三,要把“情”延續好。鞏固拓展連馬交流成果,健全完善連馬兩地常態化互訪、溝通機制,努力開創連馬交流合作新局面;擴大民間基層多層次交流,繼續開展好文教交流、探親謁祖、敘緣聯誼等各類民間交流活動,並做好涉臺涉馬文物、檔案等保護和活化利用工作,聚焦對口區域,推動開展村村結對子,促進兩岸心靈契合;深化鄉建鄉創合作,總結複製推廣臺灣布魯斯團隊參加黃岐古石村鄉建鄉創的典型經驗,積極對接更多臺灣團隊,借鑑臺灣社區營造經驗,深化一個鄉村故事、樹立一個鄉村品牌、建立一個多元化交流融合模式的“三個一”工作機制,進一步打響連江鄉建鄉創工作品牌。
第四,要把“業”發展好。加快建設黃岐-馬祖海峽文化交流中心、臺灣免稅商城、黃岐-馬祖海鮮城、相思大道等標誌性建築,持續完善環馬祖澳濱海旅遊度假區功能配套,探索與馬祖合作開發旅遊度假核心產品,積極爭創國家級濱海旅遊度假區;積極對接林鳴院士團隊,深化連馬兩地合作,探索共同投資投放深遠海養殖、漁旅平臺,打造海上牧漁城,並動員民營企業與馬祖方面合作,共同建設連江“海峽兩岸深遠海養殖園區”;持續深化與全國臺聯合作,積極對接電商龍頭,建強海峽兩岸青年數字經濟電商產業園,並謀劃在馬祖設立平臺公司和人才驛站,為臺灣青年在福建、福州、連江創業就業提供更多崗位和便利;深化與馬祖醫院合作,謀劃在貴安溫泉旅遊區打造兩岸醫療康養基地。用活國家藥監局出臺的政策,積極借鑑海南博鰲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模式,先行先試推動前沿醫療技術、藥械產品引進等工作創新,吸引全國各地客人來連來馬康養。(記者 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