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 >> 海青動態

【深化交流合作 共譜融合新篇】福州高新區:打造兩岸科創社群 搭建兩岸“連心橋”

2024-08-02 16:10:19來源:中國網

  編者按: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印發,閩臺融合發展站到新的起跑線上。近一年來,閩臺各領域融合發展持續推進,福建積極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讓臺胞在福建有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為立體呈現福建在擴大民間交流,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的新作為、新成效,中國網海峽頻道策劃推出“深化交流合作 共譜融合新篇”主題系列報道,一幅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的壯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近年來,福州市充分發揮對臺獨特優勢,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加快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福州高新區積極融入示範區建設,打造具有海峽兩岸融合特色的“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兩岸科創社群”,在創新協同、金融支撐、生活服務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全方位推進開放發展、資源共享、協同增效,致力於打造兩岸科技創新合作的新引擎、產業協同發展的新高地、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示範樣板,成為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前沿陣地。

  據悉,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兩岸科創社群基於“兩中心三平臺四基地”架構建設。兩中心即兩岸科創社群交流服務中心、兩岸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三平臺即兩岸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兩岸科創金融服務平臺、兩岸人才落地服務平臺;四基地即兩岸創業孵化基地、兩岸產業合作基地、兩岸產學研合作交流基地、兩岸體育文化交流基地。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兩岸科創社群充分發揮福州高新區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的區位、產業和生態優勢,集創新科技、人才孵化、招才引智、就業創業、市場服務、生活配套等多功能為一體,為兩岸人才創造更多合作機會與發展空間,為兩岸經濟文化深度融合注入強勁動力。

  智匯高新區 科創湧新潮

  打造臺灣人才高新家園,爭當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排頭兵。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兩岸科創社群交流服務中心內,靜靜陳列著一罐特殊的泥土,它來自臺灣,象徵著兩岸青年交流的美好開端。這罐泥土,由臺灣大學苑舉正教授從臺北市採集而來,代表著16所臺灣高校的深情厚誼。它不僅是率先回歸祖國懷抱的故土,更寓意著福州高新區與臺灣攜手共繪的美好願景——用這兩岸土,同種一棵復興樹。

【深化交流合作 共譜融合新篇】福州高新區:打造兩岸科創社群 搭建兩岸“連心橋”

  臺灣知名學者苑舉正教授從臺灣帶來的一罐土 張曉玲 攝

  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兩岸科創社群交流服務中心自今年5月啟用以來,針對臺胞需求設定了多個功能區域。目前,已完成一期(1-3層)公共服務區域的建設,包括臺胞“最多跑一趟”一站式服務視窗、兩岸青年文創小屋、網際網路暢遊辦公室、兩岸直播間、兩岸高校師生俱樂部等。從科創成果展示中心到臺胞交流共建平臺,從一站式辦事服務視窗到產業孵化加速基地,為臺灣青年來高新區創業、工作、學習、生活,提供全鏈條、全流程服務,已然成為臺灣科技工作者、學者、大學生來榕訪問、講座、學術交流的溫馨驛站。

  一站通全程 服務超預期

  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兩岸科創社群交流服務中心所推出的“最多跑一趟”一站式服務視窗,由臺胞服務專員提供專項服務。這個服務視窗涵蓋臺企註冊、臺青人才公寓申請、銀行卡/電話卡辦理等11項業務,極大地方便了臺胞辦事,實現了專員跑、機器跑,臺胞少跑。

  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兩岸科創社群交流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臺胞想的到,我們幫臺胞做到!臺胞想不到的,我們幫臺胞想到。”透過這一服務視窗,最大限度地方便了臺胞辦事。來自臺灣的匯德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夏康洲分享了他的感受:“走進兩岸科創社群交流服務中心一樓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熟悉的繁體字和我們習慣使用的日常用語,讓人心生暖意。在這裡,之前需要跑8個部門的11個事項,透過這一個視窗就可以一次搞定了,簡直超預期!”企業自今年5月入駐中心以來,深切感受到了高新區的關懷與貼心服務。

【深化交流合作 共譜融合新篇】福州高新區:打造兩岸科創社群 搭建兩岸“連心橋”

  臺胞“最多跑一趟”一站式服務視窗張曉玲 攝

  此外,該中心的二樓專為臺胞臺企量身打造網際網路暢遊辦公室,讓他們可以享受和臺灣一樣的網路環境。而健身房、文藝展演室等多元化設施,更讓他們在工作之餘,拓展社交生活。這一系列服務舉措不僅展現了高新區對臺胞的關懷,更體現了其在推動兩岸融合、打造創新創業生態圈方面的實力與決心。

【深化交流合作 共譜融合新篇】福州高新區:打造兩岸科創社群 搭建兩岸“連心橋”

  網際網路暢遊辦公室 張曉玲 攝

  “驛”路星光人才新磁場

  為做活“引才留才”文章,高新區精準施策,打造“臺灣人才驛站”,做足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保障,充分釋放人才強勁動能。首先,以校聚臺,高新區依託清華大學、臺灣大學等24所高校近100名師生成立兩岸高校俱樂部,入駐兩岸科創社群交流服務中心。接著,以站引臺,出臺《福州高新區臺灣人才驛站管理辦法》,向臺灣高校推介人才等政策措施。最後,以崗留臺,定向匹配臺灣人才崗位需求。高新區動員50家知名企業,為臺胞定向提供500個高質量崗位及5000萬元涉臺業務包,並加大對臺灣人才的獎補政策力度,加速臺灣人才的落地。透過展示新質產業業態、提供優質人居環境、推送崗位政策等措施,高新區吸引臺胞來榕留榕,推動“首次族”變“常來族”,“常來族”變“長住族”。此外,兩岸中心還注重激發臺胞的主動參與,面向周邊臺灣青年提供10餘個實訓崗位,設立全市首個女臺胞工作室。為滿足人才多樣化需求,制定了兩岸青年婚戀、法律援助、就業對接等一系列個性化服務,讓一站式服務、無差異體驗、以臺胞服務檯胞的創新理念得到很好實踐。

【深化交流合作 共譜融合新篇】福州高新區:打造兩岸科創社群 搭建兩岸“連心橋”

  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兩岸科創社群交流服務中心 張曉玲 攝

  暖巢聚英才 情深意更綿

  引鳳先築巢,栽梧以棲凰。為加快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兩岸科創社群建設,吸引並留住臺灣青年人才,福州高新區積極貫徹落實各級惠臺政策措施,為臺胞落實生活保障。目前,高新區臺灣人才公寓配給體系已健全,為臺灣青年人才提供150套精裝修的酒店式人才公寓,可在兩岸中心一站式服務大廳實現先拎包入住、後辦理申請手續。公寓還擁有免費開放的服務空間、餐飲空間、展廳、會客休閒空間、路演廳、培訓基地等區域,為常住臺胞搭建了一個集交流、展示、合作於一體的綜合性平臺,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和就業創業環境。

  從政策諮詢到業務辦理,生活瑣事到職業發展,高新區都力求做到細緻入微,讓臺胞們能夠心無旁騖投身於科技創新的浪潮中。“感謝高新區,這些貼心的服務,讓我感受到了大陸的溫暖和關懷,給我們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在福州高新區創業的臺灣青年紛紛表示,這些專屬於臺胞的“福利”,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在高新區的歸屬感,也提升了他們在高新區發展的信心,亦對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兩岸科創社群的發展充滿期待。

  做深“通惠情”構建創業生態圈

  當前,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之路上,福州高新區積極開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徑,持續做好“通”“惠”“情”文章,搭建起一座聯通心靈的橋樑。目前,福州高新區已建成兩岸科創平臺10多個,舉辦各類活動近50場,擁有各類兩岸創業孵化載體近10個,引進福臺青創聚落等臺灣企業、團隊30餘個,為兩岸青年構建了一個交流、交往、交心、交融的創業生態圈。

  下一步,福州高新區將繼續以打造富有特色的兩岸科創社群為主線,以運營好兩岸科創社群交流服務中心為抓手,依託高層次人才推動高質量發展,最佳化臺胞臺企創新創業發展環境,深化經貿合作,提升金融和智慧財產權服務水平,促進青年人才深入交流與合作,為福州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貢獻高新力量。(張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