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 >> 海青動態

福建加快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 取得一批首創性對臺融合發展成果

2024-10-30 08:42:53來源:福建日報

福建加快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 取得一批首創性對臺融合發展成果廈門五通客運碼頭是打造廈金“半小時交通圈”和“一日生活圈”的關鍵樞紐。廈金航線持續改進服務措施,成為兩岸人員交流往來的“黃金通道”。(資料圖片)記者 施辰靜 通訊員 劉楷 攝

10月2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省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系列新聞釋出會(第四場),邀請省臺辦、省司法廳、省衛健委、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漳州市等介紹福建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的有關情況。

一年來,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已形成一批先行先試經驗,取得一批首創性對臺融合發展成果,福建正日益成為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應通盡通 能融盡融

10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勉勵福建“繼續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建設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牢記殷殷囑託,福建下好政策“先手棋”,做好“融合”大文章。

去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釋出。這是賦予福建的重大政治責任、重大歷史使命,更是福建的重大發展機遇。

“中央《意見》釋出一年來,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取得了一批階段性成果。”省臺辦副主任陳志勇介紹,近期福建研究制定了貫徹落實中央《意見》第三批政策措施,共有4個方面17條,涵蓋對臺金融、司法服務、來閩發展、生活旅遊等領域,助推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駛上“快車道”。

福建各地各部門先行先試,堅持應通盡通、能融盡融,切實把中央的“規劃圖”變為“施工圖”。

——兩岸“生活圈”進一步拉近。“小三通”航線持續加密,從復航之初每週26航次增至最多182航次。上半年從福建口岸入境臺胞43.4萬人次,同比增長1.65倍。

——兩岸“合作鏈”進一步擰緊。“正新”“太祖”等臺灣品牌首次加入大陸老字號“大家庭”。設立大陸首隻臺商發起的兩岸產業投資基金,首募金額7.86億元。上線兩岸標準共通平臺,累計研製兩岸共通標準226項。

“截至9月底,全省超1800位(家)臺胞臺企獲頒‘臺商臺胞金融信用證書’,累計為持證臺胞臺企授信超600億元。推動福建省金服雲徵信有限責任公司開設‘對臺金融服務專區’,累計為持證臺企融資授信超15億元。”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黨委委員曹桂元說。

記者從釋出會瞭解到,閩臺貿易穩步增長,上半年閩臺貿易額464.6億元、同比增長4.9%,全省新設臺資企業1121家、同比增長27.4%,農業利用臺資繼續位居大陸第一。

獲益更多 福祉更實

釋出會上,福建交出的“同等待遇答卷”引人注目,一幅社會融合的盛景湧動八閩。

累計引入150多支臺灣建築師和文創團隊、500多名臺灣專才助力鄉村振興,覆蓋87%以上的縣市區;上半年簽發五年期臺胞證同比增長46.6%,制發臺灣居民居住證同比增長2.63倍;公佈三批直接採認臺灣地區職業技能資格目錄(合計50個職業),1500多名臺胞透過直接採認方式取得相應證書,一批臺胞出任、獲聘相關社會組織負責人、法定代表人和仲裁員、調解員、陪審員……

“臺灣同胞根據自身需求,既可以選擇在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三明市第一醫院、漳浦縣醫院等省、市、縣級公立三級醫院進行工作實踐,也可以選擇在廈門長庚醫院等三級醫院進行工作實踐。”省衛健委副主任張國安介紹,積極支援有意在閩執業從醫的臺灣同胞提升醫學專業水平,更好服務兩岸同胞。

近年來,福建堅持以惠促融,不斷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和制度,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吸引越來越多臺胞“願意來、留得住、融得進、發展好”。

省司法廳副廳長柯南木表示,福建依託現有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在福州、廈門、漳州、泉州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等5個地區,設立涉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臺胞臺企提供一站式、全鏈條的涉臺法律服務。

資料顯示,今年初以來,福建5個“涉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累計提供臺灣公證文書核驗比對3426件、涉臺法律諮詢查明3902件、涉臺民商事糾紛調解177件、涉臺仲裁275件,臺胞臺企受益面進一步擴大。

發揮優勢 拉近距離

“漳州是臺胞主要祖籍地,也是國家森林城市、園林城市,發展康養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積極推進兩岸康養產業融合發展中,大陸最大臺資康養機構天福養生文化村等落戶漳州,兩岸康養融合已在漳州頗具成效。”漳州市副市長馬濤濤說。

漳州推進兩岸康養融合,是福建堅持以“情”促融、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生動註腳。

近年來,福建發揮宗親、鄉親、姻親、民間信仰及歷史文化等紐帶優勢,常態化舉辦族譜對接、尋根謁祖、宗親聯誼、信俗文化等活動,增強祖地文化對臺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拉近了兩岸同胞的心靈距離,福建已成為兩岸民間交流最活躍區域。

——民間交流日趨熱絡,上半年全省舉辦第十六屆海峽論壇等重要涉臺交流活動100多場,累計參與臺胞超1.5萬人次。

——青年交流更加深入,現有省級以上臺青就業創業基地49家,累計4.8萬多名臺青來閩實習、就業、創業。

一年來,廈金、福馬“同城生活圈”深入推進,廈門出臺大陸首部鼓勵臺青就業創業的地方性法規《廈門經濟特區鼓勵臺灣青年來廈就業創業若干規定》;福州釋出福馬“同城生活圈”首批10條政策舉措;平潭綜合實驗區率先實現臺資企業註冊“全程網辦”、臺灣居民個稅補貼“免申即享”……

“‘福旅通卡’產品試執行以來,已成功發行逾千張,臺胞使用體驗良好。”曹桂元介紹,去年4月以來,福建針對入境臺胞推出了“福旅通卡”,有效豐富移動支付產品供給,進一步提升移動支付友好度和便利度,極大方便了臺胞在大陸的“行、吃、購”等日常生活。(記者 劉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