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 >> 海青動態

兩岸共同紀念雕塑家陳一帆百年誕辰

2024-11-17 13:30:17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管澍

如果你是臺灣同胞,在臺北中山紀念館、玉山之巔一定見過他的雕塑作品;如果你是福州人,在福州四中、福州八中、閩江學院等省內外10多所學校一定見過他雕塑的孔子塑像;如果你是生活在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的海外華人,你一定見過他雕塑的孔子或孫中山塑像。這些塑像的創作者就是祖籍福州的臺灣著名雕塑家陳一帆。

兩岸共同紀念雕塑家陳一帆百年誕辰陳一帆。

15日上午,“續力圓夢——兩岸紀念臺灣著名雕塑家陳一帆百年誕辰”系列活動在福州舉行,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分享他作為兩岸文化使者的生動故事,傳播他的愛國、愛鄉之情。

雕塑人生取得的“之最”

在儀式上,人們透過一條影片重溫了這位著名雕塑家不平凡的一生。

陳一帆,1924年出生於福州市長樂區,先後就讀於長樂培青中學、福建學院附屬中學、成都空軍機械學校。1949年隨校遷往臺灣高雄市,後自學成才,開啟了他非凡的雕塑事業。

臺北中山紀念館的孫中山巨像、“中正紀念堂”的蔣介石巨像、臺北介壽公園的林森銅像、臺灣省玉山之巔的于右任銅像、“中研院”的蔡元培銅像等一大批中國近現代名人雕塑皆是陳一帆的作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陳一帆恭塑的孔子塑像,被選為臺灣地區的標準孔子塑像。陳一帆曾長期擔任臺灣地區雕塑學會總幹事等職,作品曾獲臺灣地區美術作品最高獎——中山文藝創作獎金獎。他是臺灣地區雕塑作品立於城市街頭最多的雕塑家,也是向海峽兩岸及國外捐贈孔子塑像、孫中山塑像最多的雕塑家。

擔任赴大陸“特使”

離開家鄉和妻子女兒多年,回到祖國大陸始終是陳一帆魂牽夢繞的事。繼1987年1月在香江與女兒陳子文匆匆一面和1988年6月短暫回福州停留之後,1988年,陳一帆終於等到了改變他一生的機會。

1988年7月14日,陳立夫在參加中國國民黨第十三屆中央評議委員會第一次全會時,聯合蔣緯國、趙耀東等33名中評委,向國民黨中常會提出一項關於中國和平統一的議案。中國共產黨對此表示高度讚賞,1988年9月7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陳立夫等34位先生這種謀求祖國統一的積極態度,令人感佩”。

隨即,陳立夫等提出向北京獻建孔子巨像和合建孔子公園。陳一帆作為陳立夫和臺灣地區孔孟學會的“特使”,前往北京商談獻建孔子巨像和合建孔子公園,以推進陳立夫等人提出的“以中華文化統一中國”的提案。1989年1月陳一帆的大陸之行,也就成了海峽兩岸文化教育界在隔絕近40年後的破冰之旅。

“父親這一生很值。以‘特使’身份來北京推進‘以中華文化統一中國’的提案,這是他一生非常幸福的時刻,能為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做事。”陳一帆女兒陳子文說。

回報桑梓定居家鄉

1990年初,在很多人認為祖國大陸未來前景不明的時候,堅定認為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好的陳一帆“逆流而上”,賣掉臺灣的一棟二層小樓,帶著這筆錢回到家鄉福州定居,在家鄉繼續發光發熱。

早在1988年第一次返鄉時,陳一帆就捐資6萬元,擴建長樂鶴上鄉(現鶴上鎮)仙街小學,後又捐出5萬元修路。這一次回鄉,他發現老家長期不通自來水,便大手筆捐出50萬元,建設了鶴上鄉自來水廠。當時,鶴上鄉正在招商引資建設家鄉,但沒有一輛像樣的麵包車接送外賓,陳一帆再次捐資,從日本進口了一輛9座豐田麵包車……

晚年,他受閩江學院之邀擔任客座教授。閩江學院美術學院還專門為他創辦了陳一帆教授孔子雕塑工作室。

回閩定居後,陳一帆恭塑的孔子塑像先後捐贈予中國人民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州市第四中學、福州市第八中學、長樂第一中學、浙江湖州中學等10多所大學、中學、小學和吳航書院、閩都鄉學講習所等社會教育機構。在兩岸雕塑家中,陳一帆雕塑的孔子塑像目前是立於祖國大江南北最多的。

兩岸共同紀念雕塑家陳一帆百年誕辰現場進行了捐書儀式。

兩岸人民共同懷念他

“每當我在長樂看見這一尊尊充滿智慧的孔子雕像,油然而生對一帆先生的崇敬和懷念之情。家鄉人民始終沒有忘記這位為中華文化奔走一生的泰斗級雕塑家。”長樂區文體旅局黨組副書記、四級調研員鄭黎明說。

在“續力圓夢——兩岸紀念臺灣著名雕塑家陳一帆百年誕辰”系列活動開幕式上,來自兩岸的人們共同分享和訴說著與陳一帆之間的故事。

閩江學院原副校長、博士生導師趙麟斌分享說:“我曾多次去過臺灣,在學校、紀念堂、博物館,都看到過這些醒目的雕塑。我就問身邊的臺灣人這個雕塑作品是誰的,他們異口同聲地告訴我‘這是陳一帆先生的傑作’。老人家非常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家鄉。他的作品立在世界各地,更立在我們閩江學院美術學院學生的心中。斯人已故,精神長存。”

開幕式上,陳一帆的臺灣親友組成了12人的團隊,來參加紀念活動。陳一帆的內侄女李德璽代表臺灣親友說:“今天我們來到會場百感交集,尤其是看到了這本書(《雕塑家陳一帆傳》),其中第124頁,有我和妹妹與姑父在臺灣的合影。今天雖然兩岸我們的長輩已經逐漸凋零,但是家鄉仍然有我們血脈相連的親友,這是血濃於水的親情,這裡是我們永遠的家。”

“續力圓夢——兩岸紀念臺灣著名雕塑家陳一帆百年誕辰”系列活動由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指導,臺盟福州市委會、閩江學院美術學院、陳一帆雕塑藝術館主辦。

陳一帆的後人運用現代技術將他恭塑的孔子塑像製作成水晶玻璃紀念品,在開幕式上贈送給與會嘉賓和學校及檔案館。

現場還舉行了《雕塑家陳一帆傳》新書釋出會。據悉,這是第一部介紹福州雕塑家的專著。(記者 管澍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