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 >> 海峽青年節 >> 第十二屆海峽青年節 >> 海青動態

臺灣音樂文化出版社交流團一行來榕參訪 希望把每個美景都寫成一首歌

2024-12-14 08:06:42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唐蔚嬙

“龜山雲接鼓山雲,淡江水連閩江水……”13日上午,“聽見臺灣的美”音樂文化出版社音樂總監、臺灣省花蓮縣音樂河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翰安抱著吉他,與妻子黃韻齡在福州臺灣會館唱起為福州所作的原創歌曲。輕快溫暖的旋律將現場觀眾帶入兩岸血脈相連的情感共鳴。近日,包括劉翰安在內的“聽見臺灣的美”臺灣音樂文化出版社交流團一行12人來福州交流參訪。

臺灣音樂文化出版社交流團一行來榕參訪 希望把每個美景都寫成一首歌劉翰安(左一)和妻子黃韻齡(左二)在臺灣會館唱歌。記者 唐蔚嬙 攝

劉翰安告訴記者,這首歌曲的靈感來源於他在閩江乘船夜遊時的所見所感。他回憶道:“閩江兩岸燈火輝煌,家鄉的溫暖撲面而來。對我們這些四處流浪的音樂人來說,這裡是根,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裡。”劉翰安認為,音樂不僅是藝術,更是記憶的載體,可以喚起人們對家鄉、對根源的思考與感懷。

今年67歲的劉翰安自稱“音樂徐霞客”。自2009年起,他和妻子黃韻齡便開始用音樂記錄大陸的風景和人文。妻子作詞,丈夫作曲,至今創作了50餘首歌,涉及北京、杭州等20多個城市。“我希望把每一個美麗的景點都寫成一首歌曲。”劉翰安說。

他們的足跡也遍佈福建各地。在廈門,他們穿梭在鼓浪嶼的洋樓間,創作了閩南語歌曲《鼓浪琴聲》;在泉州惠安,他們被惠安女勤勞質樸的精神打動,寫下了《惠安女郎》;在莆田,他們創作了《媽祖的故事》……每一首歌都傾注了夫婦二人的真摯感情。

此次劉翰安與團隊來到福建,還將赴永泰縣參加“中國·永泰—2024合唱交流與展演”活動。他們將與大陸音樂人同臺演出,透過民歌合唱、聲樂藝術展示等形式,共同詮釋兩岸文化交融的深厚底蘊。“音樂是最能觸動人心的語言,特別是合唱,不僅能展現藝術之美,更能表達合作與團結的力量。”劉翰安說。(記者 唐蔚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