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萬佛寺:促進閩臺佛教文化融合
2025-01-17 09:38:50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徐文宇
旗山與鼓山,奇巖幽壑,飛泉流澗,景色絕佳,素有“左旗右鼓,全閩二絕”之譽。福州高新區南嶼鎮旗山萬佛寺位於旗山山麓,是海內外知名的佛教聖地。
旗山萬佛寺一直致力加強與臺灣佛教界的交流,曾連續多年舉辦閩臺佛教文化交流活動,加深了閩臺佛教界的相互瞭解和友誼。2024年11月,這裡成功入選福州第二批臺胞尋根示範點。福州晚報《臺胞尋根工程》專欄第18期為你講述旗山萬佛寺的故事。
旗山萬佛寺。
海內外知名佛教聖地
南宋右丞相梁克家所著《三山志》記載,該寺院初名靈鳳寺,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南宋紹興十年(1140),住持天石和尚植松於石間,松成,遂改名石松寺。石松寺後於明成化、萬曆年間重修復建,規模日益擴大,成為明清時期的福州佛教聖地之一。
天石和尚種松三本,曾自刻石文曰“一與寺門作名實,二與山林為標緻,三與一切遊人作陰涼”,並刻《法真松碑》雲:“偃蓋覆岩石,歲寒傲霜雪。深根蟠茯苓,千古飽風月。”自唐以來,眾多官宦名流、文人墨客也在此沉吟章句,留存佳作名篇。惜因年代久遠,其間寺殿損廢失修,昔日勝景長期不復。
20世紀90年代末,閩侯雪峰崇聖禪寺方丈廣霖法師恢復重建石松寺,並更名為旗山萬佛寺。旗山萬佛寺上接石松寺歷史源脈,位於旗山腳下,三面青山,敞口開闊,面朝一片平野與一灣江水。“萬頃石松圍佛寺,一江閩水繞旗山。”萬佛寺以宏闊莊嚴的氣場,清正靜和的道風,引來八方信眾,成為海內外知名的佛教朝拜聖地。
舉辦閩臺佛教文化交流活動
旗山萬佛寺作為閩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成功舉辦了多屆閩臺佛教文化學術交流會,為深化兩岸佛教法緣、增進法誼、凝聚共識提供了寶貴的交流機會。
2002年,法門寺佛指舍利在臺灣巡迴供奉,舉辦多場法會,影響空前。這次供奉被稱為“三通未通,佛指先通”,旗山萬佛寺為此次活動提供了重要的支援。當時,旗山萬佛寺負責人廣霖法師作為“法門寺佛指舍利赴臺供奉護送團”成員之一,參與並推動了兩岸之間的佛教文化交流與互動。
臺灣佛教界幾乎每年都到旗山萬佛寺參觀:2006年5月,臺灣參訪團到旗山萬佛寺參訪交流;2017年6月,臺灣四眾弟子參訪旗山萬佛寺;2018年3月,臺灣台南參訪團到旗山萬佛寺訪問交流;2018年7月,來自臺灣各縣市的居士參訪團到旗山萬佛寺參觀交流……
2023年11月,由福州高新區佛教協會主辦、旗山萬佛寺承辦的“一家親·續法緣”閩臺佛教文化學術交流會在旗山萬佛寺舉辦,邀請了18位閩臺佛教界法師及臺灣同胞參加。
促進閩臺佛教文化融合
2024年11月24日至26日,旗山萬佛寺聯合雪峰崇聖禪寺成功舉辦“兩岸心燈 一脈相傳”第十一屆閩臺佛教論壇系列活動,來自福建、臺灣、澳門及海外的近200名佛教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閩臺佛教文化的傳承與共創未來、閩臺青年僧才的培養交流等開展研討交流。
活動期間,旗山萬佛寺舉行了“兩岸心燈 一脈相傳”第十一屆閩臺佛教論壇“兩岸融合”主題秀,萬佛寺上空呈現出“兩岸一家親 閩臺親上親”字樣,抒發了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
福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州高新區佛教協會會長、旗山萬佛寺負責人傳耀法師在該系列活動開幕式上表示:旗山萬佛寺作為本次論壇的舉辦地,承載著兩岸佛教交流的重任。作為肩負萬佛寺發展使命重任的傳承者,萬佛寺僧眾始終秉持愛國、愛教、愛社會之大義,搭建好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促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未來,旗山萬佛寺將繼續發揮橋樑作用,促進閩臺佛教文化的深度融合與共同繁榮,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與民族團結進步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徐文宇/文 萬佛寺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