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海峡青年节 >> 两岸设计下乡·助力地方创生研讨会

台青:跨越海峡 携手逐梦乡村舞台

2021-11-01 11:16:35来源:福州日报

  寻一方田地,耕一寸梦土,这个梦不仅是村庄振兴之梦,更是两岸携手共建之梦。

  29日,在第九届海峡青年节系列活动之一“两岸设计下乡·助力地方创生”研讨会上,闽台乡建乡创专家学者、创业团队相聚三坊七巷,讲述乡村建设与发展中的实践与经验,分享逐梦圆梦的心得与体会。

  看,振兴乡村故事处处上演

  近年来,越来越多台青跨越海峡,在大陆的乡野闯出一片新天地。研讨会上,他们分享故事,引发共鸣。

  “我是‘海青节的女儿’,也是新闽清青年。”活动现场,与台北会场连线环节中,闽台乡建乡创台青代表曾芝颖分享了她在闽清的逐梦故事。

  2018年,借海青节牵线,曾芝颖获得了她在福州的第一个落地项目——闽清梅城印记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她带领8名台青在彼时破败沉寂的老街区里安营扎寨,遍访闽清当地宗祠、古建筑以及村居民舍,通过纪录片拍摄、街区场景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等活化街区。

  “我们希望能与当地居民一起成长,一起改变。”曾芝颖说。如今不仅生活在梅城印记的居民生活得到改善,这里也成了外地游客纷至“打卡”的闽清城市客厅。

  现场,大陆青年也带来了他们的“驻村”故事。

  “我们扎根永泰嵩口以来,推动传统建筑修缮保护,活化本土手工产生研学课堂、伴手礼,并建立创客联盟、星创天地等机构,让本地青年返乡创业,让外来创客得以扎根。”“乡建先锋夫妇”谢方玲和石浩男共同打造并经营的“松口气”客栈和“黎照居”中式庭院已成为网红民宿及乡建乡创典型,实现了从“千年破镇”到“最美家乡”的转变。

  听,乡村建设奇思妙想迸发

  不仅有动人的在地实践故事,研讨会上,两岸乡建思路与经验的交汇碰撞更是“重头戏”。

  台湾建筑设计师谢馥仰曾经在宁德、泉州、漳州等地参与多个乡建乡创项目。“乡建不单是硬件施工改造,更离不开村民动员和行动。”谢馥仰表示,这种动员更要“向外”,要让在外打拼的乡贤们看到家乡改变的前景,以唤起更多认同与参与感,让更多返乡人加入建设家乡行列。

  围绕为乡村聚人气,台湾“工业文旅教父”黄信彰注重发挥文创效用。在他看来,文创产生价值要有品牌故事、美学一致性、体验参与、产业服务能以及科技连动5个关键元素,“体验参与要让游客通过五感体验互动形成体验记忆,这样才更有品牌认知。”

  盼,两岸乡建交流更深更广

  “让我们相聚福建,一起为这里的乡村建设出力”“希望大家携手,让福建成为台湾乡建乡创青年就业登陆第一家园”……研讨会上,嘉宾们的呼吁折射出两岸对携手乡创乡建的共同期待。

  对于来闽打拼的乡创乡建青年而言,他们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也是两岸融合发展的见证人。

  “大陆有更大的舞台和更多机会,还有不少惠台举措和周到的服务,希望台湾的有志青年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现场,谢馥仰“现身说法”,分享他来到福建后,福建省青年建筑师协会在其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全力支持,“有了他们,我们能够更专注于自己的专业,更有信心在闽发展。”

  “在省住建厅和省台港澳办支持下,我们还在三坊七巷成立了‘海峡建筑师家园’省级线下对接窗口,并在多地设分点,服务来闽逐梦的台湾乡建人才。”省青建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有95支,共有300多名台湾乡建乡创人才,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陪护式服务已达228个村,覆盖省内56个县区,覆盖全省68%的县区。(记者 林瑞琪 蓝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