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海峡青年节

台湾新鲜人:向左走?向右走?

2017-03-23 11:09:08来源:福建日报

  □本报记者 李烈

  台湾服务业一向以高品质著称。这种高品质不仅体现在对于顾客细致入微的服务,更在于服务人员本身的高素质。随便一个前台服务生,基本都是大学本科毕业,流利的英语张口就来。但是,在这种高素质的背后,折射的却是台湾高校过剩、新鲜人(刚毕业参加工作的人——编者注)找工作难的尴尬。

  在岛内:选择有限

  岛内的高校超过160所,每年各高校均有上千名毕业生涌入社会。对于只有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来说,如何吸纳这十几万毕业生,确实是一件头痛的事。

  教育资源过剩,加上少子化冲击,各高校为了生存疯抢生源,多数高校仅仅能维持运营而不至于倒闭。高校合并、老师下岗的新闻时有耳闻。这种教育供需的不平衡更造就了大量的高学历失业者。

  “这么多大学生,台湾哪里有这么多工作给他们?很多大学毕业生为了挣钱交房租,不得不去餐厅、便利店当服务生。”一位姓吴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儿子两年前从台大数学系博士毕业,之所以念到博士,是因为一直想去金融机构从事数据研究,可是毕业后一年时间内,台北市所有的金融机构都不缺人,为了不待业在家,便在一家培训机构教小孩子数学。“一个台大数学系博士,只能在培训班教小孩子数学,简直是浪费。”吴师傅的语气中充满无奈。

  诚如吴师傅所言,台北各餐厅、便利店里面的服务生多数都是大学毕业。“我们在大学里面会当服务生来赚取些生活费,现在毕业六七年了,换过好几次工作,都是做服务业,但都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我的有些同学也就干脆边做服务生边继续找工作。”毕业于政治大学俄语专业的伊凡尤命告诉记者,选择服务业,并非他们喜欢,而是“别无选择”。

  这种“别无选择”所带来的结果,便是台湾服务业人才素质的“整体上升”。“大家都受过高等教育,为人处世,外语交流,这些都没问题,这对于在台湾进行消费的人群来说肯定是好事,但是对我来说,除了服务的时候遇到俄国客人可以用一下所学专业之外,大多数时候也就没什么用了。”伊凡尤命说,台湾如今的就业环境,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很不友善”。

  来大陆:海阔天空

  台湾经济近二十年来几乎停滞不前,“闷经济”造成各行各业人才趋向饱和,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很难有机会进入自己的领域一展拳脚,像出租车司机吴师傅的儿子这样“高学低就”的情况相当普遍。

  据台湾教育部门统计,岛内160多所高校内在读博士超过3万人。几年前,台湾某电信公司招聘员工,报名的大学生就超过3万人,其中超过6000人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对企业而言,录取硕士、博士成本更高,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只能放弃这些高学历者。

  当狭小的市场无法承载这众多高学历者,便导致了人才流失。“无论是就业环境还是创业环境,台湾都留不住人才。”如今已是某创业技能交易集市创办人的张祥宇说,几年前,他们几个同学出来后想要创业,可是市场早已被先入者占据,发展空间又不大,他们只好去新加坡。

  近年来,大陆为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地的青创基地如雨后春笋,选择“登陆”的台湾青年越来越多。罗意就是其中之一。“我大学毕业后,在台湾换了四份工作。”来自台湾花莲的女孩罗意毕业于英语系,还选修了西班牙语,同时爱好设计。在台湾做过的四份工作,要么是酒店服务生,要么是公司后勤、前台。这毕业后的三年,用她的话来说,是“迷茫、混沌甚至是有些浪费”。两年前,罗意跟随台湾的设计团队,来到三明市尤溪县汤川乡做休闲观光业的设计,开启了她的第五份工作。这份工作让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这里的工作,有我喜欢的设计内容,平时也要跟国外的同行进行方案探讨。”无论是自己的专业还是自己的爱好,罗意都在这里得到了实现。据罗意介绍,她所在的团队里,还有几位台湾青年,有的在尤溪,有的在泰宁,一待就是一两年。

  如今,像罗意这样到大陆的台湾青年不在少数。2008年从台湾来到福建创业的李儒钦,如今已是好几家餐饮店的老板,同时亦是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导师。“如今大陆的工作与创业环境都不错,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来大陆工作和生活。”他说,台湾青年应该将眼界放得更开、更远,只要适合自己发展,“走出去”或许是一种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