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蓝色聚宝盆”,我们用科技守护
2018-04-25 14:44:06来源:福建日报
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生物驯养组兽医师李宗贤在介绍救治的海龟。
台湾海峡生物多样性丰富,它不仅是两岸渔民传统的作业渔场,也是两岸共同的生物资源宝库。近年来,两岸海洋科研人员携手合作,运用科技力量保护台湾海峡海洋生物环境,守护“蓝色聚宝盆”。
卫星定位 保护海洋生物
位于台湾屏东县的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不仅是民众观赏海洋生物的展示馆,还担负着研究与救助海洋生物的科学任务。
抽血检查、定时喂药、投放食物……在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海龟救伤中心,一只只从港口或海中被救起的海龟得到工作人员悉心照料。每年台湾各大港口会接到200多件海龟受伤事件的报告,有三四十只伤情较重的海龟被送到这里,在得到适当救助后,它们将回归海洋。
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生物驯养组兽医师李宗贤告诉记者,许多海龟受伤是过度的渔业捕捞活动造成的。比如,拖网作业、刺网作业过程中误捕海龟;也有因为渔船碰撞或废弃网具误伤等。
“有的受伤海龟是从大陆游过来的。因为安装了微晶片,我们通过卫星定位,帮助海龟找到回家的路。”李宗贤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去年5月,一只8公斤重的小海龟被台南渔民发现,送到海洋生物博物馆救治。当时,小海龟无法潜水,李宗贤等人为它做了检查,发现它的脚趾和背甲都有创伤,非常虚弱。“幸好它的前肢植入了带有号码的微晶片,由此查到它来自广东惠东。经过近半年的治疗,小海龟恢复了健康,我们把它送回了家。”李宗贤说,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与大陆海洋生物保护机构一直在合作,通过给海龟植入卫星追踪器,来研究海龟的栖息环境,一起保护海洋生物。
据了解,这种植入微晶片追踪海洋生物生存环境与状态的做法已广泛运用于两岸海洋科研机构。比如,每年海峡两岸举行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中,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就通过植入微晶片,了解跟踪鱼类在河川、海洋洄游路径与生态。
李宗贤表示,近年来海洋渔业资源日益匮乏。一方面,两岸渔业部门要加大宣导力度,让渔民不要过度捕捞;另一方面,两岸海洋科研人员也应加强合作,联合开展海洋生物与资源的保护,共同修复台湾海峡的海洋环境,让台湾海峡成为两岸渔民的“蓝色聚宝盆”。
搜集数据拯救海洋“基因库”
珊瑚礁被称作“海洋的热带雨林”,它能消解海浪,保护海岸带;它也为海洋鱼类提供生存栖息环境,是海洋生物“基因库”。
在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有一座“珊瑚王国馆”,让民众不用下水就能欣赏美丽的珊瑚。该馆还在水族实验中心培养了百余种、上万株珊瑚,重点培育对环境耐受性高的珊瑚。
“近年来,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珊瑚礁严重退化。为此,两岸珊瑚礁研究机构正在携手合作,定期召开研讨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研究人员郭富雯告诉记者,海水温度升高、海洋酸化、海水污染、紫外线辐射增加、破坏性渔业和海上工程等,都是珊瑚礁退化的肇因,这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自2005年以来,海峡两岸暨香港的研究机构每两年举办一次海峡两岸珊瑚礁研讨会,共同探讨如何保护珊瑚礁的生态环境,这已成为两岸科学家进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珊瑚礁为许多海洋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也是鱼类的幼鱼生长地。目前,最重要的是搜集和完善数据。”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研究人员谭之叡表示,他们与位于厦门的海洋研究机构合作,研究海洋酸化对珊瑚礁的影响,希望得到更翔实的数据,同时他们还观察珊瑚的适应能力,希望找到更耐热的珊瑚品种,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让它们适应变暖的全球气候,保护鱼类生存环境。
近年来,通过海上调查、渔业活动资料采集、生物采样、卫星定位等科技手段,两岸海洋科研人员逐步摸清了渔业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变化趋势,并定期交流研讨。有关人士表示,下一步两岸将开展台湾海峡海洋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实现台湾海峡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